】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製造業為中心築牢深圳實體經濟“基本盤”
http://www.CRNTT.com   2022-11-10 08:42:54


 
  三、壯大實體經濟,為高質量發展注能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是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圳堅定不移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持續向實體經濟傾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是堅持供需有機結合,拓寬實體經濟發展空間。一方面,要持續擴大有效供給,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推動新舊發展動能的接續轉換,用一流的質量、領先的標準、創新的技術打造深圳的新產品和新服務。重點抓好黃金珠寶、服裝、眼鏡等傳統優勢產業品牌升級,壯大“20+8”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增強產業鏈的韌勁。另一方面,要借力數字經濟增強供給和需求的有效互動,創新多種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從需求端適應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此外,還要暢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通道,引導要素資源向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等產業鏈集聚,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充分發揮金融在擴大內需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重點領域擴大消費。

  二是加強科技創新,增強產業發展內生動力和韌性。加快建設一批體現國家戰略需要的重大創新載體,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提升產業鏈創新能力,為解決“卡脖子”問題提供“深圳方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鼓勵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協同攻關、大力創新,培育壯大包含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在內的發展新動能。加強與全球主要創新中心的科技合作,積極吸引先進技術轉移轉化機構,探索共建國際科技合作聯盟、基地和園區等,鼓勵市內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與國際知名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科技合作,鏈接全球高端創新資源。深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鼓勵龍頭企業與工業互聯網企業合作,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數字化賦能,帶動中小企業上雲上平台,推動高耗能企業加快設備數字化改造,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動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壯大市場主體,激活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力量。以“鏈長制”為牽引,強化產業鏈“鏈主”企業的引進和培育力度,同時通過“補前端”“強中端”“延後端”方式引進配套企業,推動實現“一個鏈主企業引領帶動一條產業鏈發展”的良好格局。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優先聚焦製造業短板弱項,遴選一批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作為培育對象,動態建立優質上市後備企業庫。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發掘推動一批優質民營中小企業融入龍頭企業產業鏈,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中的作用。

  四是優化營商環境,護航新型工業化。完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探索在新興領域、法律空白領域先試先行,加快探索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細胞和基因產業等未來產業前瞻性立法,在人才、土地、技術、資本、數據等方面推動政策創新。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打破阻礙要素暢通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向有限政府、有為政府、有責政府方向改革創新。營造尊重創新的良好氛圍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國際知識產權溝通機制,拓寬知識產權維權渠道。完善多元糾紛化解機制,高標準、高規格建設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積極對接國際規則,聯動香港,聚集國際知名律師事務所和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查明等法律服務機構,打造“國際法律服務中心”。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顧乃華(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研究中心重大課題項目組成員,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謝方梅(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