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劉鳴:中日韓三國應重啟領導人峰會應對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22-11-10 00:18:26


 
  所以,目前外交上管控升級與突發性衝突將具有優先性,美國可以發揮負責任與建設性的作用,前提是它放棄雙重標準,確保在印太地區、亞太地區的安全戰略與軍事行動能夠照顧大多數國家的核心利益,不要加劇地區戰略與經濟競爭。

  朝鮮幾乎不可能對美韓進行所謂核先發制人打擊,因為它知道這種後果。對此,美韓策略性、非高密度地反制非常重要,特別是韓國得到美軍的支援,在軍事上具有絕對的優勢,應該有戰略信心。

  三、東北亞合作與挑戰的前景取決於領導人的政治遠見與智慧

  挑戰與機遇共存,如RCEP給中日韓經濟合作帶來的空間與動力。中日、中韓、日韓貿易零關稅覆蓋率將大幅上升至86%-90%,均在服務貿易開放方面作出高於WTO水平的承諾。RCEP在跨境投資方面採用負面清單的承諾方式,降低了企業海外投資門檻,將鼓勵更多中小型企業積極“走出去”。中日兩國優勢互補,在節能環保、醫療養老、財政金融、科技創新、數位經濟與電子商務等領域,合作有廣闊的新空間。

  在中韓加入CPTPP過程中,日本宜積極有為,而不應該與澳大利亞一起設置障礙。對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組織與地區經濟組織後的開放度的評估方面,有負面看法,可以溝通,通過建立新的機制加以解決。中美日均不應該把經濟問題地緣政治化、過度安全化。

  但如果中日、中韓、朝韓不能管控爭議,排除外來干預,不能尊重與理解各自的核心國家利益,做到避免誤解誤判,都堅持本國與盟國的權力、利益之上,不願妥協與調和;強行維持地區內不合理、不公平的安全結構與各種軍事優勢及推動排他性的經濟機制發展,挑戰完全可能壓倒機遇,破壞機遇。美國戰略上遏制中國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如果東北亞各國不得不在中美之間選邊,這將導致東北亞冷戰結束後的合作大勢消退、各國經濟發展與政治關係倒退,不排除東北亞會呈現類似於“冷戰”時的集團對抗與全面脫鉤。所以,中日韓三國應該精誠團結,排除外來強權主義、霸權主義、單邊主義的干預,把地區生存與發展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