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金融科技周揭幕特區發表政策宣言
http://www.CRNTT.com   2022-11-01 11:22:04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金融科技周開幕,特區政府發表虛擬資產發展政策宣言中提到,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對全球從事虛擬資產業務的創新人員抱持開放和兼融的態度。特區政府和監管機構正研究推出下列試驗計劃,包括發行NFT(非同質化代幣)、綠色債券代幣化、數碼港元等,以測試虛擬資產帶來的技術效益,并嘗試把有關技術進一步應用於金融市場。同時將制定清晰監管框架,達至可持續及負責任地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出的政策宣言長達7頁,內容涵蓋發展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圈的願景與方針、監管、試驗計劃及展望等。當局稱,香港擁有世界級的金融基建、法律和監管制度,特區政府已做好准備迎接金融和商貿的未來發展,并支持虛擬資產背後的技術發展和社會及經濟效益,并歡迎金融科技和虛擬資產社群和人才匯聚香港。下一步會透過便利政策、平衡監管風險為本的規限,以及各項試驗計劃,落實發展願景。同時全球虛擬資產業界合作,憑借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遵從最佳國際標准和做法,在清晰、靈活和便利的監管環境下發揮金融創新的潛力。

  確保金融穩定 防範洗黑錢

  政策宣言提到,借鑒過往其他科技發展和應用的情況,要開發新的領域有機亦有危,亦不能一步到位。當局會采取“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并適時訂出所需規限。一方面讓虛擬資產創新能够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確保按照國際標准緩減和管理在金融穩定、消費者保障和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方面所造成的實際和潛在風險,因此需要密切監察國際間不斷演變的監管發展,并在制訂監管制度時予以考慮。

  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聯合創始人盧廷匡認為,代幣化及虛擬資產在全球已十分普及,也越來越受投資者歡迎,本港若有更清晰的監管指引,這將為香港的經紀和資產管理行業帶來新的機遇。<nextpage>

  作為試驗計劃的一部分,特區政府計劃為債券代幣化,預計有助提升債券發行和結算的效率,減低成本,并為市場吸引更多投資者。金管局總裁餘偉文昨日出席金融科技周時表示,金管局與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於上年完成Genesis項目後,將試驗在香港發行代幣化綠色債券,測試利用分布式分類賬技術在香港發行債券,供機構投資者認購。

  餘偉文補充,測試涉及整個發債周期,包括發行、結算、資產服務、二手市場買賣和贖回等,并為日後發行同類債券提供指引。特區政府稍後會公布更多細節,向業界和公衆交代計劃進度。

  發行2000個NFT 展示政府發展決心

  至於數碼港元方面,預計可作為銜接法定貨幣與虛擬資產之間的“骨幹”和支柱,為推動更多創新提供所需信心。早前金管局經過兩輪公衆咨詢後,也發表了題為《“數碼港元”─邁出新一步》的文件,支持數碼港元在香港推出。餘偉文表示,計劃在下季開始制定數碼港元在批發層面的系統開發時間表、設計及資源規劃。

  另外,特區政府昨日發行2000個NFT,用作參加者的出席“金融科技周”證明。參加者會透過區塊鏈技術獲發送數碼徽章和紀念品。使用者可把NFT直接儲存在加密貨幣錢包內。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特區政府視此NFT發行活動為一個概念驗證項目,借此鼓勵金融科技界和Web3社群參與,并向外界展示香港決心推展金融創新,而當局日後亦會研究更多應用場景。

  政策宣言重點

  1 願景及方針<nextpage>

  締造便利的環境,以促進香港虛擬資產行業得以可持續和負責任地發展,會適時訂出所需規限,按照國際標准緩減實際和潛在風險

  2 監管

  透過一致、明確和清晰的整全監管框架,迎接由全球虛擬資產急速發展所帶來的金融創新和科技發展。為零售投資者可買賣虛擬資產的適當程度展開公衆咨詢及歡迎香港引入虛擬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3 試驗計劃

  為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發行非同質化代幣(NFT)、綠色債券代幣化及數碼港元

  4 展望

  憑借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遵從最佳國際標准和做法,在清晰、靈活和便利的監管環境下發揮金融創新的潛力

  全球主要市場 對虛擬資產監管

  香港<nextpage>

  2019年針對提供證券型加密資產的交易所推出牌照制度,近日證監會展開公衆咨詢,新發牌制度下,零售投資者可買賣虛擬資產及容許基金申請推出有虛擬資產成份的ETF

  美國

  根據《聯邦證券法》,如加密資產被確定為證券,發行人必須向SEC注册該證券或根據注册要求的豁免提供該證券。在代幣是否被認定為證券方面,SEC一直留有空間,稱其“取決於該特定資產的特征和用途”

  新加坡

  2019年推出經營支付型代幣交易業務的交易所牌照制度,惟目前尚未有交易所正式獲得許可。另預計將在2023年底前發布一套針對加密貨幣和Defi的政策建議

  日本

  2017年將虛擬貨幣明確為一種結算及支付手段,并推出加密貨幣交易所牌照制度,另證券化代幣也有明確監管

  話你知 | NFT每個代幣不可互換

  NFT是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的簡稱,是一種建基於區塊鏈技術上的數位資料,不同於虛擬貨幣,NFT每個代幣都可以是獨特的,具有不能互換的特性。所有數位資產都可以化作NFT,包括圖片、藝術品、聲音、影片場等檔案。以虛擬貨幣比特幣等一類同質化代幣為例,每一枚比特幣的幣值都一樣,可替代的,亦可分割成較小單位。現實生活中由國家發行的貨幣,也屬於同質化資產。<nextpage>

  國際盛事陸續來 陳茂波:香港回來了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金融科技周透過視像致辭時表示,香港正逐步複常,除金融科技周外,即將舉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以及將於本周五再次舉辦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均希望告訴全世界“香港回來了”。他又透露,香港計劃推出金融科技跨境計劃試點。陳茂波早前確診2019冠狀病毒,但昨日快測結果已呈陰性,已安排啓程回港,預計在今日下午抵達。

  許正宇:逾萬人參與科技周

  陳茂波於致辭提到,金融科技周有逾250名嘉賓發表主題演講,亦有逾1萬名出席人士,主要涵蓋環球管治、大灣區發展機遇、虛擬資產及新興科技這四個範疇。他指,香港五年前只有不足180間金融科技公司,但現時已增至800間,認為香港的開放市場、資金自由流動、法治均是優勢,“一國兩制”亦幫助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地連接。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今次參加者人數超過1.2萬人,同一時間吸引到的參展商數目或參與演講的嘉賓數字超過800。他指,這些數字實實在在體現到香港過去一直以來金融科技發展的成績,以及作為金融中心的優勢及吸引力。

  他還表示,整個國際金融金融峰會安排一直以來都是順利和有序,對於突發事件一直都有安排,指大家可以放心。他重申,在過去一段時間,大家可見到在實施“0+3”下,其實很多不同活動都可在香港舉行,指香港用數據和科學作基礎去推進防疫政策。

  至於與新加坡之間的競爭,他強調,香港優勢獨特,背靠國家、面對世界,如幫助Fintech(金融科技)企業進入內地、進入大灣區,亦吸引國際人才來港。企業及人才來港,不單可發展香港市場,更能進入內地市場,這個優勢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取代或覆製。<nextpage>

  金管局總裁餘偉文亦稱,即將舉行的投資峰會有超過200人參與,代表超過1000間金融機構,包括40名行政總裁,相信峰會能向外展示香港彈性及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證監研准發虛擬資產ETF 散戶可買賣

  特區政府的宣言指出,日後將會加緊籌備新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的同時,也樂意聯系全球虛擬資產業界,邀請有關交易平台在香港開拓商機。而且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將會就新發牌制度下零售投資者可買賣虛擬資產的適當程度展開公衆咨詢。

  此外,對於可否在香港引入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買賣基金(ETF),特區政府又抱持歡迎態度,并將會檢討代幣化資產的產權和智能合約的合法性,抱持開放態度,以便為代幣化資產的產權提供穩健的法律基礎。

  根據去年一項調查顯示,超八成美國千禧世代百萬富翁靠持有虛擬貨幣致富,而且當中有約半數根本毋懼幣價大跌,并計劃進一步增持。這些投資者早已認為“炒幣比炒股好”,能更快獲得高回報。

  其實早在2019年推出針對提供證券型加密資產的交易所推出牌照制度後,也有網民反映希望散戶也能參與,但特區政府當時表明,需在專業投資者的範疇測試一段時間,待監管機構和市場獲得經驗,便會考慮讓散戶參與。而且近年香港銀行對洗黑錢都十分敏感,銀行系統寧願不做生意也不想被誤會參與其中,讓本地或海外的很多公司都無法開戶,加密貨幣作為其中一個一直被詬病與黑錢關聯的資產,所以網民本來都預期要等待很長的時間,散戶才能正式參與交易虛擬貨幣。這次特區政府的宣言,無疑對零售投資者來說是一大喜訊。<nextpage>

  但這些“穩定幣”也曾出現“爆煲”事件,為各國金融監管機構帶來了挑戰。特區政府表示,國際間都有共識,需要就管制、穩定與贖回機制方面做出適當的監管,并稱香港金管局早在今年年初針對相關議題提出討論,邀請相關人士就涉及支付用途的穩定幣與活動風險制定以控制風險為主,合乎比例原則以及靈活的監管制度,不久後會公布相關結果與下一步工作進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