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冀教育界守“一國”之正 創“兩制”之新
http://www.CRNTT.com   2022-10-30 11:20:52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成立典禮暨香港教育開新篇高峰論壇昨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以“守一國之正 創兩制之新”為題作視頻致辭,提出三點希望:將愛國愛港光榮傳統發揚光大;構建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體系;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棟梁之才。“相信廣大教育同工矢志立德樹人,將為國家和香港培養更多堪當時代重任的‘一國兩制’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新貢獻。”

  盧新寧在致辭中表示,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要“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增強香港同胞的愛國精神”“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更好發揮作用”。這一切都離不開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撑作用。教育是國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辦好教育事業,增強香港同胞特別是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具有基礎性意義。

  盧新寧指出,在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華夏教育機構應時而立,將為傳統愛國學校發展創造新機遇。希望華夏教育機構繼續秉承最鮮明的愛國特質,高舉愛國旗幟,弘揚愛國傳統,做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表率,使愛國精神不斷發揚光大。也希望香港教育工作者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共同打造高質量的教育,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引用多個香港教書育人感人事跡

  盧新寧說,香港教育根源於中國傳統教育,但因其特定的歷史進程,香港與國家的聯系一度被割裂,致使部分青少年學生缺乏國家觀念,缺少國民身份認同,造成嚴重後果。近年來,特區政府大力開展教育改革,李家超行政長官在首份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進一步強化國民教育,增強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和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愛港愛家新一代。盧新寧強調,未來香港會繼續秉持“一國兩制”原則,守一國之正,創兩制之新,逐步建立和完善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香港教育體系,進一步發揮香港教育國際樞紐的作用,不斷增強香港教育的美譽度、貢獻度和影響力。<nextpage>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盧新寧舉了多個香港教書育人的感人事跡:鮮魚行學校梁紀昌校長憑一己之力把瀕臨停辦的學校辦得有聲有色、“五個小孩的校長”呂麗紅以全港最低薪應聘教職成為五個小孩的好校長好媽媽、“全國最美教師”譚蘊華20年來盡心竭力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追夢前行……“這些感人事跡,不光書寫著香港故事,更是‘澆花澆根,育人育心’的最美寫照。”

  盧新寧特別提到,國慶節時特區政府組織逾400位同學拍攝《少年中國說》,視頻獲兩地網民點贊轉發,這是立德樹人最生動成果。“這些青年學子,不僅展示著一個生機勃勃的當代香港,更昭示著一個前景光明的未來香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