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暢通“雙循環” 外資大有可為
http://www.CRNTT.com   2022-10-30 09:18:36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全球光學與光電行業巨頭蔡司最近有了“大動作”——繼10年前在上海布局首個海外研發中心後,以更高規格研發與製造為目標的“鳳栖”工程日前在蘇州啟動建設。這是蔡司來華65年來首次在國內購地自建項目,被認為是其中國本土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化與擴展。
  
  此前,寶馬對外官宣,總投資150億元的沈陽裡達工廠大規模升級項目正式開業,這也是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單項投資。未來,沈陽生產基地的年產能將增至83萬輛,沈陽或將成為寶馬全球最大生產基地。
  
  跨國公司們集體選擇中國並繼續追加投資,不僅是對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完善高效產業體系投出的“信任票”,也是對中國多年來積極利用外資的生動注腳。對外開放一直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和鮮明標識,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是多年來一以貫之的目標。中國的發展不僅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創造了機遇。
  
  一段時間以來,外界對於中國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存在一些誤讀,有海外觀點錯誤地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政策取向,意味著中國開放要大幅收縮甚至關閉國門,重返過去自給自足的發展老路。
  
  對此,剛剛閉幕的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要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事實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並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新發展格局也不是關起門來自我循環,它是建立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之上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已與世界經濟和國際體系深度融合,產業鏈供應鏈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高效利用,成為我國經濟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提升的重要支撐。
  
  今年以來,儘管全球疫情反復延宕、國際形勢複雜嚴峻、跨國投資疲軟,但外商依然看好中國市場並持續加大在華投資布局。今年前9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037.6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利用外資增長48.6%。目前,國家層面已推出五批33個重大外資項目,總投資約1380億美元。正在加快落地的第六批重大外資項目,也將獲得來自中央層面的規劃、用地、環評、能耗等政策支持。
  
  更多的政策紅利還在顯現。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以製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就進一步加大製造業引資力度、著力解決外商投資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三大方面15條措施,旨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推動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此外,備受業界關注的2022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也將在近期發布。新版目錄中,鼓勵外商投資範圍將進一步擴大,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外商投資將獲得更大力度政策支持。
  
  不僅如此,近年來我國還頒布實施了外商投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對外商利益給予根本性保障,讓越來越多的來華投資者吃下“定心丸”。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政策效應的積累叠加,外資在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顧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