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健身消費大幅增長 體育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http://www.CRNTT.com   2022-10-27 10:31:23


 
  打造本土品牌,壯大市場主體

  得益於全民健身的升溫、相關產業政策帶動,我國本土體育品牌在產品科技創新、銷售渠道改革、拓展品牌國際影響力等方面協同發力。“十三五”時期,中國體育產業市場主體不斷壯大,2019年底體育產業法人單位達到28.9萬個,比2015年增加了1.5倍。

  前不久,安踏等多家本土運動品牌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成績單,在營收、毛利潤、經營利潤等關鍵指標上均穩中有增。其中,安踏上半年營收為259.65億元,同比增長13.8%。

  北京冬奧會後,國內冰雪裝備製造進入發展快車道。近年來,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相繼提出建設冰雪裝備製造產業園區,加大冰雪裝備市場投資力度。

  近年來,中國體育製造業積極打造本土品牌,產品質量優異、設計新穎、性價比更高,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河北張家口京禧體育器材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2019年投產,主要生產滑雪板、高山雪橇、越野雪橇及固定器等,銷量保持每年15%至20%的增長。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秘書長羅傑表示,從整體來看,在健身習慣、消費心理、體育文化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正在發生變化。

  引導健康生活,提供發展動力

  10年間,中國體育產業高速增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基本形成了競賽表演、健身休閑帶動,體育場館服務、體育培訓、體育製造、體育傳媒等協同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

  如今,登山、騎行、飛盤等戶外運動蓬勃發展,足球、籃球、羽毛球、游泳等傳統健身項目持續走熱,我國居民的體育消費方式正逐步從實物型消費向參與型與觀賞型消費轉變,人們的體育生活也向著多層次、多元化擴展。

  體育產業在提升國民體育參與意識、推動健康關口前移等方面作用明顯,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強勁動力。“十三五”時期,運動健身、復健康復等機構迅速增多,浙江杭州、江蘇揚州和常州等地開辦體育健康或運動康復醫院,上海“社區健康師”項目順利開展,體衛融合取得初步進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