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蘇長榮:創香港特色力量 貢獻中國式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2-10-25 10:55:37


 
  例如“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絕不能重復傳統的新市鎮建設思維,應該利用香港擁有的“一國兩制”優勢與深圳協同、互補,推進制度創新、政策創新、施政創新、產業創新和城市管理創新,將“北部都會區”以粵港澳大灣區的“特區”這樣的定位去規劃構建,賦予其優於其他地區對人才、資本及先進產業的聚集吸引力,真正將其打造成香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占有全球人民幣離岸結算總量的75%。這個優勢是紐約和倫敦這樣的同級金融中心所不具備的。這份優勢用得好,大則可以分散香港長期單一依賴美元體系的風險,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最起碼都可以做大做強香港股市、債市的規模,也為香港基建、創科產業、“北部都會區”建設等擴大另類的資金支持。但人民幣業務在香港長期局限於結算行為,香港理應積極與國家進行市場規劃和制度設計的協同,將香港的人民幣業務最大化地從套利驅動轉向為服務真實需求,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特色,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的香港能量和作用。

  實現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結合

  香港在經濟發展上與內地乃至世界其他城市比較,都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今天的治港者,務必弘揚香港所長,變革香港之短,大膽地著重在以下兩方面發力:

  一、針對香港發展中存在不合時宜的短板,類似積極不干預政策思維等,須進行義無反顧的變革,真正實現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的結合。

  二、善用、放大自身有差異化的特色優勢,類似上述筆者建議的“大灣區特區的構建”和“拓寬人民幣資產交易”在香港的形式、規模和作用。

  香港應該敢於突破舊有的藩籬,大膽創造新局面,帶動發展的提質增量。惟其這樣,才能讓香港更好地貢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作者:蘇長榮 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