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昔日采砂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http://www.CRNTT.com   2022-10-20 08:45:15


 
  美麗鄉村更宜居,綠水青山能致富。環境變好的授賢村發展起生態旅遊業,聚焦“一棵樹的風景”“一座湖的資源”,打造出萬畝花海,建起了古沂水渡口、古村戲台等特色民居。村子美了,村民們的收入也高了。今年剛滿38歲的村民馮波2018年返鄉創業,入股弟弟的銀杏苗木合作社,收入頗豐。授賢村南門外,村民王愛平開起小粥鋪,賣的是沂水河畔銀杏林中種植的豌豆、燕麥等原料熬制的米粥。“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賺300多塊錢呢!”王愛平笑著說。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立足實際打造了5萬多個美麗宜居典型示範村莊。越來越多像授賢村這樣曾經的“臟亂窮”變為美麗鄉村,不僅生態美,而且產業興。

  在浙江省安吉縣餘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石碑旁,“世界最佳旅遊鄉村”的標誌閃閃發光;

  在海南省三亞市博後村,昔日因養豬而糞水聚集的臭水塘成為“網紅打卡地”哎岬湖。湖畔的“小康石”上,“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幾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

  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鄉村旅遊的遊客年均增長在20%左右。越來越多的鄉村發展起生態旅遊,成為“美麗鄉村”“幸福鄉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