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德媒:德國正淪為新“歐洲病人”
http://www.CRNTT.com   2022-10-17 09:17:16


 
  德國政府沒有在“黃金十年”修繕學校和道路,沒有推動社會的數字化,也沒有盡快鋪設新電線,反而錯誤地以為,只要保持現狀並故作姿態地提供各種社會福利、設立各種資助項目,就能遏制蔓延的民粹主義。由於就業率高且利息下降,德國政府輕易地獲得了財政盈餘,因此可以在多年里執行這種政策。但最遲隨著時代轉折的到來,德國就沒法再這樣自鳴得意下去了。

  德國經濟模式在過去20年取得的成功建立在四個基礎之上:自由的世界貿易、來自中國的需求上升、高就業率和廉價的俄羅斯能源。

  這四個基礎目前都變得十分脆弱:俄羅斯不再供應廉價天然氣,德國的專業人才不足,中國希望自給自足,全球化也在無序衰退。與此同時,德國汽車和化工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也因為氣候危機而遭到了挑戰。舊時的成本優勢也逐漸喪失:最近德國是歐元區勞動力成本漲幅最大的國家。

  德國經濟再次下滑可能會給民眾生活水平、歐元以及德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造成嚴峻後果。

  歷史原因導致德國人的民族意識並非源於某種民族自豪感,而是完全源於德國的經濟實力。如果經濟實力受到威脅,一個“扁平的中產社會”的最初承諾就會被打破。這一特殊情況也導致了德國選擇黨目前的強大。

  與此同時,德國也由於它的經濟實力而在世界上占據了戰略性地位。如果這種實力變成弱點,那麼德國就幾乎不可能在充斥著戰爭和保護主義的世界經濟新秩序中發揮積極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