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以文為脈”,點亮夜間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2-10-13 09:11:45


  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網評:“以文為脈”,點亮夜間經濟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鄧浩

  來到西安不夜城,欣賞盛唐樂舞;漫步南京夫子廟,品味秦淮風情;打卡重慶洪崖洞,感受璀璨燈火;走近武漢江漢關,聆聽悠揚鐘聲……

  夜購、夜食、夜游、夜娛、夜賞……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夜間文化活動和旅遊消費明顯活躍。數據顯示,第一批120家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累計夜間客流量達3995.6萬人次,平均每個集聚區每夜客流量達4.76萬人次。而就在前不久,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二批123家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

  “夕市,夕時而市”。無論古今中外,經濟規律都有其相同的方面。夜間經濟的概念雖然是英國學者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但夜間經濟本身卻並非舶來品,而是在神州大地上已綿延數千年。大量文物典籍記錄下了古代中國夜間經濟的生動實踐,而文化的脈絡也早已深深融入夜間經濟之中不可分割。

  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活力的晴雨表,體現著城市的發展水平。在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夜間經濟蓬勃發展,2020年時規模就已突破30萬億元。商務部調查顯示,我國有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毋庸置疑,夜間經濟對於擴大內需、繁榮市場、創造就業來說,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夜間經濟遠不只是簡單的“吃喝買”,而是涵蓋了各類第三產業。每個城市都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發展夜間經濟,也必須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品牌打造,著力避免同質化,實現差異化發展。顯然,無論哪個城市,文化都是當地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而那些夜間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無一例外都對各自地方的文化內核進行了深度挖掘,並以其賦能商業、餐飲業、旅遊業、娛樂業等服務業態,進而成功打造出完整且多樣態的夜間經濟產業鏈。將文化與夜間經濟緊密融合,早已成為這些城市,並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共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