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和周四是中國醫生的手術日。李俊升每個手術日平均要完成6台外科手術,最多的時候要做8台,經常下午兩三點才能吃到午飯。對此,李俊升卻很開心:“我一上手術台就滿血復活,祗有專心致志手術。”
許多經濟拮據的患者來醫院看病,路途遙遠加上山路難行,往返路費是一大筆開銷。李俊升理解這些患者的不易,“患者因常見病多發病找到我,排了很久的隊,每次門診我都盡量給他們一次性解決好,這麼多年養成了習慣”。
豐富的援外經驗加上熱情豪爽的性格,51歲的李俊升成了醫療隊的“老大哥”。“必須有盡職盡責之心,醫者仁心。”他說,非洲工作環境、技術條件,不論硬件和軟件都不如國內,“這時需要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根據當地現有條件,因地制宜,迎難而上,解決實際問題”。
因為缺乏臨床微創醫療設備,手術時中國醫生更要靠過硬的技術,把刀口盡量開小一點;危重患者術後沒有ICU護理,醫生手術後查房頻率要高一些,看護時間長一些;患者術後恢復過程中因經濟困難無法加強營養時,中國醫生就把自己的餐食送給他們。
多年辛苦付出的同時,李俊升的收穫也很大。“作為醫生,能夠治病救人,獲得患者和院方的肯定,已經實現我個人的價值。”他說,“人心是相通的,建立中國人和非洲人的友誼,這就是我們援外醫療的意義。”
中國自1982年開始向盧旺達派遣醫療隊,第22批援盧旺達醫療隊來自內蒙古自治區,今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援外醫療任務,截至9月底,第22批醫療隊共診治各類患者9500餘人,完成各類手術近千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