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陳茂波:港股總成交高星洲20倍
http://www.CRNTT.com   2022-10-10 10:26:32


  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香港早前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跌至全球第四位,新加坡升至第三位,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并列全球三甲。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分析,香港仍然具有優勢,毋須妄自菲薄,例如金融業貢獻是新加坡的1.5倍,港股去年總成交也高出獅城20倍,香港憑著“一國兩制”的優勢,機遇仍然大於挑戰。

  有立法會議員指出,新加坡稅率高於香港,經營成本也越來越高,形容“外國月光不一定特別圓”,但必須知己知彼,面對競爭者作出改善。有學者建議,搶企業、搶人才方面,本港要做好制度和政策,以提升競爭力。\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不少人把香港與新加坡作比較,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早前發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跌出全球三甲,原有位置被新加坡取代。

  陳茂波昨日發表網志,列出多項經濟數據,展示香港較新加坡更有優勢。他指出,若細看內容,香港總得分實際上加了10分,升幅較排第一及第二位的紐約和倫敦更多,只是疫情限制本港對外往還,可能影響很多金融從業員對香港的總體印象,拖累評分及整體排名。

  需認清自身優勢及不足

  香港在金融和債券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優勢。香港在金融業的經濟貢獻於2020年達760億美元,規模是新加坡的1.5倍;港股市值超過42萬億元,合共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分別比新加坡高出7倍及2.7倍;港股去年全年總成交額為41萬億港元,為歷年新高,與新加坡僅1.9萬億港元相比,高出超過20倍;他認為,坊間把香港與新加坡的金融業作比較時,僅依賴一些“模糊印象”。

  不過,他承認,外匯方面,新加坡服務於多幣種東盟地區,較具先天優勢;但香港也有很強的基礎,是全球主要美元交易中心之一及境外人民幣最大樞紐。此外,本港未來面對挑戰,包括市場競爭變得更尖銳激烈,不同經濟體或更大力度搶企業、搶人才,本港要認知自身優勢及不足,做好制度、政策,以提升競爭力。<nextpage>

  陳茂波強調,香港“充滿機遇、前景亮麗”,作為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并具有難以覆製、難以取代的“一國兩制”下超級聯系人角色,香港一直在競爭中發展與成長,毋須妄自菲薄,也不用回避不足,只須實事求是、針對性地制定有效對策,進一步提升本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議員倡加大力度吸人才

  “不少人眼中,新加坡(金融及財經發展)比香港好,事實上,外國月光不一定特別圓。”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認為,單單是稅率,新加坡征收稅項及幅度,也比香港多,香港已經有很大的優勢,兩個城市角力,最重要知己知彼,例如吸納人才方面,要加大力度,配合政策,才不會落後於獅城。

  民建聯財經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陳仲尼表示,香港背靠祖國,有國家作為強力後盾,投資者及營商人士的眼光,是大灣區甚至是整個中國內地市場,新加坡已經遠遠及不上。民建聯早前前往東盟多個國家考察,他引述當地商界意見,也對投資香港感到很有興趣,所以香港必須把握機遇,期望行政長官李家超下星期發表的施政報告有所回應。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分析,陳茂波引述的數據,足以證明香港存在多方面優勢,但長遠而言,地緣政治的持續角力,全球一體化已逐漸逆轉,并演變為兩大體系,影響一些來自歐美的投資者選擇改到新加坡,他認為香港可以增加對東盟十國等其他國家的聯系,尋找新的營商夥伴。

  麥萃才稱,人才方面,情況也一樣,香港可以吸納來自東南亞、中東或內地的專才,仿效新加坡推出吸納人才措施,例如協助來港的專才子女尋找國際學校學位等,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