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讀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http://www.CRNTT.com   2022-10-05 19:35:59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以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曾被愛因斯坦質疑的量子糾纏、中國在全球率先發射的量子衛星……這些都是與剛剛揭曉的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相關的熱門話題。

  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阿蘭·阿斯佩、美國科學家約翰·克勞澤和奧地利科學家安東·蔡林格,以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實驗、驗證違反貝爾不等式和開創量子信息科學”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量子力學從上世紀初誕生以來,催生了晶體管、激光等重大發明,這被科學界稱為第一次量子革命。近來,以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又在興起。瑞典皇家科學院在諾獎公報中說,今年三位獲獎者在量子糾纏實驗方面的貢獻,“為當前量子技術領域正發生的革命奠定了基礎”。

  量子糾纏長期是量子力學中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量子糾纏是一種奇怪的量子力學現象,處於糾纏態的兩個量子不論相距多遠都存在一種關聯,其中一個量子狀態發生改變,另一個的狀態會瞬時發生相應改變。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部分物理學家對量子糾纏持懷疑態度,愛因斯坦稱其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他們認為量子理論是“不完備”的,糾纏的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人類還沒觀察到的相互作用或信息傳遞,也就是“隱變量”。

  20世紀60年代,物理學家約翰·貝爾提出可用來驗證量子力學的“貝爾不等式”。如果貝爾不等式始終成立,那麼量子力學可能被其他理論替代。

  為了對貝爾不等式進行驗證,美國科學家約翰·克勞澤設計了相關實驗,其中使用特殊的光照射鈣原子,由此發射糾纏的光子,再使用濾光片來測量光子的偏振狀態。經過一系列測量,克勞澤能夠證明實驗結果違反了貝爾不等式,且與量子力學預測相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