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江蘇地鐵運營總裡程將超909公裡
http://www.CRNTT.com   2022-10-04 13:56:36


  中評社北京10月4日電/據新華網報道,9月30日11時,南京地鐵S8號綫南延綫開通初期運營,南京地鐵運營裡程增至429公裡。39.2公裡長的南通軌道交通1號綫開通在即,待其開通後,我省有地鐵運營的城市將擴大到6個,運營綫路增加到26條,運營總裡程約909.4公裡。

  2012年4月,隨著蘇州地鐵1號綫開通,蘇州成為我省第二個開通地鐵的城市。當時,全省僅有3條地鐵運營,總裡程為110.7公裡。十年,從寥寥幾條綫漸漸織成網,地鐵方便人們出行,助力城市生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軌道延伸,地鐵成公共交通主力

  2005年,南京成為省內最早開通地鐵的城市。十多年來,南京地鐵從兩條綫“十字交叉”,發展到11條綫穿江繞城。根據去年南京市政府批複的軌道交通綫網規劃,南京將建設18條城區綫、10條市域綫,總裡程1133公裡。目前,已立項的達750公裡,其中11條綫通車,在建12條綫、243公裡。

  今年是蘇州地鐵運營10周年。5條綫、210公裡的規模,在全國“地鐵城”中排在第13位。5條綫覆蓋336平方公裡、275.5萬人,累計運送旅客超過22億人次,日均客流量從開通之初10萬人次增至120萬人次。蘇州正在建設6號綫、7號綫、8號綫、S1綫,推進2號綫、4號綫、7號綫延伸綫建設,總裡程達161.4公裡。在建4條綫中,S1綫預計明年開通,其餘的2024年開通。

  無錫在我省地鐵城市中排行“老三”,從2014年7月1號綫開通,到去年12月4號綫一期投入初期運營,4條綫路總長113.5公裡。長約30.4公裡的無錫地鐵S1綫,正在緊鑼密鼓建設,預計2024年開通,連接無錫、江陰、靖江。<nextpage>

  2019年9月21日、28日,常州、徐州先後開通當地首條地鐵綫。如今,常州地鐵有2條綫投入運營,總裡程約54公裡,日均客運量14萬人次。徐州運營3條綫路,總裡程為63.7公裡,日均客運量25.6萬人次。《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綫網規劃(2020—2035年)》包含8條城軌普綫、6條市域快綫,總裡程達574公裡。目前,徐州有4條綫路、80.6公裡在建。

  十年來,地鐵快速融入生活,成為公共交通主力軍。2017年2月,南京地鐵客運量“公共交通分擔率”達50.2%,地鐵在公共交通中的占比首次超過傳統公交。今年8月,南京地鐵“公共交通分擔率”升至65.5%,創歷史新高。徐州地鐵運營兩年,“公共交通分擔率”為36.4%,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幹。常州地鐵1號綫南夏墅車站位於武進國家高新區,車站副站長倪雲嫻告訴記者,地鐵開通後,9條公交綫路在車站出入口接駁。這個高架站往南有一片居民區,一到周末,高架下的停車場停滿汽車,居民們開車到地鐵站,再坐地鐵去市區逛街。

  跨市飛馳,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

  地鐵所到之處,人氣容易聚集,“地鐵盤”在購房者、租房者心中更有吸引力。南京油坊橋地區,有“寧漂聚居地”之稱,其吸引力除租金低廉,還有交通便利——兩條地鐵在此交會,去城市中心、交通樞紐都十分方便。

  地鐵拉近中心城區與遠郊之間、相鄰城市之間的距離。南京地鐵已運營的11條綫中,有6條市域綫,包括去年12月開通的江蘇首條跨設區市地鐵綫、連接南京與鎮江句容的寧句城際。這些市域綫帶著乘客去機場趕飛機,送退休老人到鄉野池塘垂釣,為“雙城生活”的人們提供方便。江蘇寧句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大路介紹:“寧句城際設13座車站,南京段8座、句容段5座。近期的工作日,句容段進站量接近1萬人次,其中85%客流去往南京。在雙休日,寧句城際客流量與工作日持平,因為增加了兩地間休閑旅游的客流。”

  南京都市圈還在建設“寧揚”“寧馬”“寧滁”3條城際軌道交通綫,它們都將成為圈中城市在產業分工協作、公共服務共享等方面的重要支撑。<nextpage>

  2013年10月,上海地鐵11號綫花橋段開通。這條綫由此成為一頭連著上海、一頭接到江蘇昆山的跨省地鐵。今年8月,蘇州地鐵S1綫迎來全綫洞通的建設節點。作為蘇州首條市域地鐵,S1綫起於蘇州工業園區,終點設在花橋,與上海地鐵11號綫花橋站換乘,對接上海軌道交通綫網。這個連通蘇州、昆山、上海的“交通走廊”,無疑將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助力。蘇州地鐵還將重點解決蘇州中心城區與常熟、張家港及太倉3個縣級市的快速聯系,強化與蘇州北站、蘇州南站以及位於無錫境內的蘇南碩放機場等綜合樞紐的銜接。

  在徐州地鐵遠景規劃的“8+6”綫網格局中,6條市域快綫主要服務徐州都市圈中心區域與外圍組團及市域外圍縣(市)間的聯系,其目標是外圍組團至城市重要功能區、主要樞紐45分鐘可達。

  優化服務,給乘客高效暖心體驗

  十年間,地鐵綫路變長了,地鐵服務水平也提高了。去年11月5日,南京地鐵3號綫啓用新版運行圖,根據客流需求,在過長江的大客流區段,工作日早高峰行車間隔壓縮至2分鐘。今年9月5日,蘇州地鐵1號綫早高峰局部時段最小行車間隔由2分20秒縮短至2分鐘。蘇州軌道集團運輸組織工程師孫晚軍說,十年前蘇州地鐵1號綫開通時行車間隔是8分50秒,經過一次次優化調整,行車間隔逐漸縮短。哪怕只縮短1秒,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2分鐘的行車間隔在國內排名第三,僅次於北京地鐵和上海地鐵。

  2020年12月31日“跨年夜”,蘇州地鐵首次嘗試通宵運營,此後在勞動節、中秋節等節日組織4次綫網通宵運營,運營能力成功經受考驗。蘇州地鐵、常州地鐵推出的“強弱冷車廂”,同車不同溫,從細節處優化乘客體驗。為提升無障礙服務水平,南京地鐵、蘇州地鐵近期在全綫車站設置站台“無障礙渡板”設備,為有需要的乘客做好“無縫”乘車服務。<nextpage>

  近年來,5G網絡逐步覆蓋已運營地鐵綫路,南通地鐵1號綫等新建綫路更是將5G網絡一步到位。新興的信息基礎設施,為地鐵運營智慧化打下基礎。在無錫地鐵4號綫“智慧車站”黃巷站,閘機內外各設一塊智能大屏,乘客觸屏可知車站換乘、周邊地理、站廳3D結構、服務設施等信息,可高效規劃出行路綫。9月15日起,乘客可以刷臉進入常州地鐵,省去打開手機乘車碼的流程,解放雙手,進站更輕鬆。常州是長三角首個安裝地鐵“互聯網+AI人臉過閘項目”的城市。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已實現地鐵App互通互認,而且這4座城市的地鐵App在上海乘地鐵都可使用,“一碼通行長三角”漸成現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