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年輕人提前還房貸是一種理性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22-10-04 08:53:31


  中評社北京10月4日電/南華期貨研究所馬燕團隊指出,截至今年6月,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38.86萬億元,較3月僅增加200億元。考慮到地產銷售面積同比僅下滑三四成,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幾乎維持不變,大概率是由提前還貸行為導致。

  這種分析有一定道理,也符合目前的實際情況。從媒體調查的情況來看,年輕人提前還房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有條件的選擇一次性還清,條件不夠的,能提前還多少就提前還多少,都在想方設法讓自己無債一身輕。

  這不是年輕人的思想越來越保守了,而是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多,經濟運行環境不佳,讓一些年輕人對自己未來收入的穩定性產生擔憂,想趁現在收入還可以的情況,能多還一點就多還一點,切實減輕將來的還貸壓力。如果有能力提前還清,就更能夠讓自己生活得更輕鬆。更有一些年輕人說,早知如此,不如租房。

  更重要的是,一些在房貸利率高點時貸款的購房者,面對房貸利率不斷下行,也想通過提前還貸來減輕利息負擔。畢竟,每一分利息,都是自己的額外負擔,都會給自己的房子打上一個折扣。早一天還清貸款,就早一天減少利息對住房的折扣。特別是房貸利率下調的同時,存款利率也在下調,把錢存在銀行獲得的利息,根本趕不上房貸利息。與其這樣,不如早點把房貸還清。

  同時要看到,一些人提前還貸,也是充分考慮到今後對孩子的培養。如果能在孩子沒有出生或者剛剛出生前,將房貸還清,今後掙的錢,就可以全身心地放在培養孩子身上。否則,會直接影響對孩子的培養,包括興趣班、愛好、旅遊、購物等,都沒法滿足孩子需要,甚至衣著打扮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到了重要節日,不僅不能孝順父母,還要父母給自己償還房貸,作為子女,心裡怎麼也不會痛快。

  有人說,對個人來講,房貸是一生中僅有的、能獲得低成本資金的機會。凡是利用好這種機會的人,都能抓住資產增值的紅利。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好低成本資金,來給自己的資產增加一道砝碼,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卻忘了一個更重要的道理,這是在犧牲幸福生活的前提下實現的。因為,大多數年輕人在通過高額房貸購買了房產之後,生活水平也就明顯下降了。沒買房之前的購物、休閑、旅遊、吃穿,都會在購買了房子之後大大減少、明顯降低。更重要的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時間成本會大大提高。如果選擇租房,看起來資產量受到一定影響,生活的幸福度卻會大大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年輕人選擇提前還貸,也是在被動中爭取主動,能夠讓自己變得輕鬆一點。

  中國人歷來有不愛負債的傳統,這不是一個壞傳統,而是一個好傳統。只因房價上漲太快,把很多人“逼”成了負債者。如果不能盡快擺脫債務,對很多人來說,確實不能接受。所謂“抓住資產增值的紅利”,哪個“房奴”產生“紅利”了。把本金、利息等加在一起,看看房子增值了多少,實際是沒有多少增值的。相反,這些年還貸的艱辛和生活質量的降低,特別是時間成本的大量增加,讓房子帶來的喜悅感和幸福感大大降低。

  當然,更多的“房奴”會這樣感嘆:我也想提前還貸,只是沒有償還能力。如果真的都有償還能力,提前還貸的人還會更多,銀行可能真的有點頂不住了。因為,對銀行來說,房貸還是比較優質的資產。中國人愛惜自己的信用羽毛,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而不像美國“房奴”那樣,說賴賬就賴賬。

  眼下的銀行,由於企業普遍經營困難,放貸實際是比較為難的一件事。如果能夠保持房貸穩定增長,對維護銀行業務穩定是有利的。可是,“房奴”們不買賬,也就造就了提前還貸者越來越多。這就要求,銀行必須拓寬放貸渠道,尋找新的放貸空間,而不要再把“寶”壓在房貸身上。面對年輕人大量提前還貸,那些沒有購房者,也會更加慎重地考慮貸款買房問題了。更多的,可能會選擇租房,以租房換更大的時間和空間,待有能力時再購房。特別在中央提出“房住不炒”定位下,房價會保持穩定的,甚至會出現下降,憑什麼再大量貸款買房呢?

  來源:和訊網  作者:譚浩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