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攜手走向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22-10-29 00:12:54


 
  (七)從世界與中國關係看,以命運共同體謀求國家統一與發展是全球化時代為世界和平提供中國方案的歷史正確一邊   

  人類社會從農耕文明走向工業文明、信息文明、生態文明以來,都是在全球聯繫日益深化、強化的過程中進行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在全球化環境中實現。航海時代以來,國際聯繫日益緊密,從八國聯軍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已證明國際競爭中以資本主義主導的自由無序的叢林法則必然帶來各種戰爭,都是對民主、自由的褻瀆,都是對人民生命的輕視和對世界文明的戕害。經過對戰爭的反思,戰後建立了促進和平發展為宗旨的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力求以民主協商模式來解決國際矛盾與糾紛,促進國際理解與和平發展,并以《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宣告日本戰敗,“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歸還東北、台灣及周邊島嶼等侵略之地給中國。1949年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蔣政府都明確中國涵蓋兩岸,兩岸關係至今依然是國共內戰的延續。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獲得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2758號的決議,明確:為維護聯合國憲章,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并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通過世界各國的民主選擇,完成了國際法體系的中國政權的合法性承續,明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的法理基礎,台灣當局作為地方割據政權,此後衹要在承認一個中國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意的框架下,可以“中國台灣”“中華台北”或“台澎金馬”名義參與非主權國家構建的國際組織及世界體育、文化和經濟活動。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隨著中日建交、中美建交,至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目前已超越180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積極加入各國民主協商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國際行動,在1980年代主動改革開放,提出和平統一台灣的主張,與英、葡和平協商收回了香港、澳門治權,對內進一步構建多民族團結的中國命運共同體。

  從振興中華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脈相承,從中國人民的選擇到世界人民的選擇,一個中國是歷史、是現實、是法理、是道統,中國統一是大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必然。當今世界風雲突變,對於具有古老文明的中華民族而言,依然還是一百多年前那場千年大變局的延續,衹是經過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前赴後繼的奮發圖強,中國的和平崛起改變了霸權主義橫行的世界格局。自中美貿易摩擦開始,新冠疫情肆虐,美國等西方國家為維護其霸權而掀開了過去“為了支持世界民主、自由”的假面具,露出了美國優先、西方優先、打壓中國、收割世界財富的真面目,其撤兵阿富汗,唆使俄烏軍事衝突、挑起台海風雲,更令兩岸人民進一步認識到美國等衹是為了少數權貴的利益而不擇手段犧牲他國利益、他國人民利益甚至生命的現實,衹是利用台灣作為棋子掏空台灣、拖慢中華民族復興步伐的真實禍心。明確不以西方大國通過戰爭和殖民掠奪的方式的發展道路,反對霸權主義和殖民主義,期望在和平的內外環境中通過中華兒女的努力和合作共贏,實現國家統一,達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人類的和平發展探索更具建設性的中國方案,就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三、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台灣民衆可以主動選擇兩岸更美好的未來

  (一)從地緣關係看,承認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國土就是歷史正確一邊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承認台灣島與大陸雖然隔著淺淺的海峽,但依然是中國人生活的地方,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國土,就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二)從人種淵源看,確定了台灣人是不同時期渡海而來的中國人的歷史正確一邊

  2020年5月15日美國《科學》(Science)刊發的付巧妹團隊有關中國、東亞古人群遺傳特點、基因交流與遷徙融合的重大學術研究成果,確定起源於以中國南方的福建奇和洞個體基因組及其毗鄰地區代表的古南方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的祖先來源,逐漸分化為台灣島上的少數族群,而許多考古也發現台灣島上遠古出土文物與中國古代南越人等的同源性。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看,從三國時期到宋、元、明,都是漢人與這些少數民族在這裡漁獵、商貿、農耕生活。

  面對西方荷蘭、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和宗教文化殖民,明朝秀才鄭成功於360年前嚴正宣示“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并開府設縣,重教興學,墾田經商,在漢人和少數民族裡同等推行中華先進文明,進一步建立了與大陸一樣的政治管理體系、經濟體系、文化教育體系、人才選拔體系及宗教信仰體系。施琅和平統一台灣後,1684年在大一統框架下設台灣府管理,守衛台灣,使台灣完全納入了與中國大陸一體化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框架,成為中國抗擊西方殖民的前沿, 1945年中國取得反日本法西斯鬥爭的勝利,陳儀代表中國政府接受了駐台日軍的投降,台灣人民額手相慶回歸祖國。從人種發展歷史淵源看,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在反西方和日本殖民的歷史進程中,台灣人民堅守兩岸都是中國人的血緣、地緣、文化源、宗教緣、歷史緣及經濟緣的聯結,都體現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選擇。

  (三)從台灣歷史地位看,台灣回歸祖國完成國家統一是千年變局裡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正確一邊

  “吾國四千餘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梁啓超先生所言清楚地表明了台灣在西方殖民擴張過程中對中國存亡的關鍵意義。正是受到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中國爆發甲午戰爭的刺激,孫中山先生成立了興中會,提出“恢復台灣,鞏固中華”的目標,第一次向中國人民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國的綱領,全面激發中國人反帝、反封建、反殖民,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清醒認識。

  辛亥革命推翻了267年的清朝統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就宣誓“中國如不能收復台灣,即無法立於大地之上”,“統一成,而後一切興革乃有可言,財政、實業、教育諸端始獲次第為理,國民意志方可以自由發舒”,由此中國“將來定可為世界一等強國”,並“為亞洲黃種為世界人道而盡力”。同時,台灣人民也把抗日和回歸祖國作為反帝反殖民的最終目標。從乙未抗日到霧社事件,從莫那魯道到林獻堂、賴和、蔣渭水等等,帶領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一道開展了可歌可泣的抗日鬥爭。台灣成為中國民主革命活動的重要基地,台灣人民在兩岸的反殖民運動是中國國民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2.28事件”以來,以謝雪紅為代表的一大批台灣人投入到爭取人民自由、民主的鬥爭,打破了聯合國托管、美國代管的分裂中國圖謀,回歸祖國參與了新中國的建立。在一個中國框架下,來自各省的人員與先期來台的先民們一道,進行著堅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與積極參與全球經貿合作發展新模式的探索。隨著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并提出和平統一的原則,蔣經國先生後期開放老兵回家和社會民主化改革,一大批台胞回到祖國求學和發展事業,加入到中華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也分享了祖國發展的紅利,維持了台灣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

  在各個歷史階段,堅守台灣是中國的台灣,堅持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堅持一個中國,堅持認祖歸宗,努力促進國家統一,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台獨”,與大陸人民一道,為國家繁榮富強添磚加瓦,也共享和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這些台灣人就是站在歷史正確一邊。

  (四)從台灣現實來看,反“台獨”就是反賣台、反專制就是保有兩岸和平永續發展的歷史正確的一邊

  民進黨當局表面上打著“民主、自由”的外衣,實質都是為了一黨之私和少數人利益,打著“台獨”旗號而花樣賣台。對內,抓經濟、保民生無能,卻集中精力打壓異己、貪污腐化、瓜分民脂民膏,不再顧忌吃相越來越難看;對大陸,“反中”“遠中”“脫中”“抗中”,一面抱著媽祖等神靈牌位尋求私利,一面宣揚“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對外,罔顧聯合國一個中國原則和台灣人民生命,為維護其權貴利益和蒙蔽人民,主動勾連美、日等,大手大腳花納稅人的錢勾結外國,加大購買軍火,主動做美國挑起台海戰爭、打壓同胞的幫凶,卻無意和無能去解救柬埔寨被騙民衆和海外天災人禍而受影響的台灣同胞。

  “倚美謀獨”就是賣台,犧牲台灣民衆利益勾連外國反華勢力就是賣台,台灣人民在這種賣台和謀取權貴私利的雙重剝削下,財富必然會逐漸失去,美好生活的夢想無法實現。台灣人民堅持反“台獨”就是反賣台,就是反帝、反殖民、反專制的正義之路;堅持不被權貴掏空人民的財富,不被黨派利益所綁架淪為選舉工具,堅持協商最有利於台灣、最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和平統一方式就是最大的民主。促進統一就可以永遠消除戰爭的隱患,將更多的財富和精力投入到人民福祉的改善和精神的自由之中;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一道,民主協商台灣的未來、中華民族的未來,團結一心謀統一、謀復興,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的自由、民主的一國良制,保有永續的和平與發展,就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五)從台灣未來看,承認九二共識、努力謀求國家統一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尋找兩岸發展美好未來的歷史正確一邊

  從中國歷史上看,國家統一幾乎無一不是靠武力實現的。從世界看,雖然絕大多數國家統一是武力統一的;但和平統一也有著當代的成功案例,如二戰後具有主權國家的兩德統一。在新時代的中國,聰明的兩岸中國人是否可以超越歷史,尋找到和平統一實現兩岸美好未來的最佳道路?30年前,在兩岸長期隔絕的困難下,台灣當局回應了大陸提出的和平統一的倡議和民衆回大陸探親發展的民生心聲,海基會和海協會被授權代表兩岸官方經過多輪談判,最後通過口頭表述方式達成 “九二共識”。其共識本質是雙方函電中都明確的“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共同文字和態度。這是兩岸的最大公約數,是大陸在取得國內法和國際法理地位的前提下為促進國家和平統一而作出的最大善意和讓步,也是大陸尊重台灣歷史及現實情況和人民心理而在兩岸政治上劃出的底綫,在擱置爭議下促進兩岸繼續協商事務性議題。基於這個求同存異的智慧,台方修訂了“兩岸關係條例”,將之界定為“涉及行使公權力或政治議題事項所簽署之文書”,“協議之附加議定書、同意記錄及其他附加文件”構成協議之一部分。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自1992年至1998年,兩岸有了兩次汪辜會談簽署的4份協議,有了2005年胡連會的政黨交流及開放台灣農產品來大陸,有了2008年以來先後舉行的11次協商談判并簽署包括ECFA在內的23項協議,確定了兩岸交流、人員往來和經貿合作等制度性保障,實現了“三通”,舉行了“習馬會”。兩岸貿易從1992年的80億美元,發展至2021年的3200億美元,大陸20餘年來一直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巨大的貿易順差提高了台灣的民生福祉。而台灣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和蔡英文的“兩岸互不隸屬”,使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協商談判被迫中斷。但“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台獨”走向盡頭,衹會迫使大陸使用非和平的統一手段。

  面臨天災人禍導致世界走向支離破碎的人類發展百年未有之變局關口,面臨西方霸權主義和帝國主義罔顧聯合國、世貿組織、國際海洋公約等國際規則,毫無底綫地打壓他國、挑起戰爭、收割世界財富、加劇糧食危機和能源危機的反人類行為,中國大陸在應對以美國為主的霸權主義的無理打壓、確保14億中國人的發展空間之時,依然保持最大的耐心,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呼籲台灣同胞在一個中國框架下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和民族富強,台灣民衆和各政黨、各組織順應中華民族發展趨勢和國際法理框架,承認一個中國、承認共同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在中國命運共同體框架下,全面與大陸進行政治、經濟、文化深度融合。民主協商和平統一的方式和未來實現“一國兩制”的完整台灣方案,才能使台灣獲得最大的自治機會,才能跟14億中國人民一道有能力反對霸權主義而真正獨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才能尋求台灣永遠擺脫被西方列強所裹挾成為遏制大陸同胞的棋子和被予取予奪對象的命運,才能真正有資格參與各類世界組織,獲得和平永續的更美好生活,這就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結語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既是歷史更是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台灣同胞應深刻認清各類“台獨”就是分裂國家、阻礙民族發展的本質;認清美、日等拱火台海戰爭從來不是為了台灣民衆的利益,而衹是將台灣作為戰場、犧牲台灣民衆身家性命、掏空台灣、拖慢中華民族復興的本質。國家統一是兩岸同構中國命運共同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之大道,這是台灣人民應該選擇的歷史正確一邊!

  註釋:

  ①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 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眼光分析經濟形勢 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央廣網,http://china.cnr.cn/news/20200524/t20200524_525102156.shtml.

  ②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21-10/09/content_5641633.htm.

  ③UNESCO.Education 2030 Framework for Action[EB/OL]. http://www.unesco.org/new/fileadmin/MULTIMEDIA/FIELD/Dakar/pdf/SessionIEduc2030FfATawil.pdf.

  ④UNESCO.Rethinking Education: 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 [EB/OL].https://en.unesco.org/news/rethinking-education-towards-global-common-good.

  ⑤UNESCO.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EB/OL].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9381.

  ⑥歷史主流 歷史意識 歷史使命,系列談之二: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依據,中國台灣網,2016-11-13,http://www.taiwan.cn/plzhx/zhjzhl/zhjlw/201611/t20161112_11621727.html。

  ⑦孫中山.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第一卷(1890-1911),中華書局,1981:329-331。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2年10月號,總第298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