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從人口老齡化中挖掘經濟新增長點
http://www.CRNTT.com   2022-09-24 06:02:28


老年人問題的本質在於民生發展,老齡社會問題的本質則關乎經濟發展
  中評社北京9月24日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9月20日表示,2035年左右,中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到2050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總撫養比將相繼達到峰值。以聯合國最新預測數據為例,2054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5.2億峰值,老齡化水平達到40%以上,均比當下翻一番;老年撫養比和總撫養比將在2080年前後達到峰值。

  環球時報發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天津財經大學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金牛文章表示,有些人一談到老齡社會,就把目光聚焦於贍養老年人問題。實際上,老年人問題不等於老齡社會問題,老年人問題的本質在於民生發展,老齡社會問題的本質則關乎經濟發展。我們需要在老齡社會帶來各項挑戰和困難持續加大的情況下,首先思考如何促進經濟穩定發展,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戰略和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雙管齊下,持續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夯實積極應對老齡社會的財富儲備。

  文章提出,一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戰略。國際經驗表明,人口老齡化主要通過四條路徑制約經濟增長:第一,縮減勞動力規模,相對減少勞動力要素投入;第二,提高消費需求型人口比重,降低投資需求型人口比重,削弱資本要素投入;第三,增齡勞動力隊伍,降低勞動參與率,擠壓技術進步空間;第四,引發儲蓄結構和財政收支結構變化,加劇實體經濟與資本經濟結構失衡風險,增加金融體系不穩定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準確把握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現實國情,積極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轉型升級戰略。

  老齡社會問題的本質是經濟發展問題,開拓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相匹配的財富源泉是經濟轉型升級戰略的本質任務。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同步加速,勞動力規模和比重下行以及成本上漲壓力顯現,數量型人口紅利式微。而東南亞國家勞動力成本更具比較優勢,國際分工體系重構風險累積。為在激蕩的國內外變局中保持持久競爭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戰略不斷優化。

  2015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老齡社會階段優化經濟配置效率、追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共同作為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戰略任務,不斷優化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等供給側要素的配置空間。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遭受疫情衝擊、國際市場受限的背景下,充分盤活國內市場規模優勢的體現。

  就戰略優化過程而言,經濟轉型升級戰略是通過技術和制度創新,擺脫勞動力等傳統生產要素的數量依賴,積極消弭人口老齡化負面影響的發展路徑;但考察戰略實施的具體舉措而言,這種發展路徑也牢牢抓住了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機遇,緊隨人口年齡結構轉變而出現的銀發消費需求,擴大相應生產和服務供給,不斷孵化新的經濟增長點。

  例如,黨的十九大強調“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這不僅是民生保障所需,也是經濟發展新路徑的重要突破口,結合人民老年期不斷出現的新需求和家庭養老功能外化的變遷特徵,整合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聚焦助老設施設備和數字程序開發,大力發展老齡用品業、老齡服務業、老齡金融業和老齡房地產業,深化老齡產業供給側改革,開展需求側管理,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二是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具有宏觀和微觀層面的雙重意義。宏觀層面,勞動力供給不足是人口老齡化對經濟領域產生的首要衝擊。2012年以來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和比重持續雙降,2018年末全國就業人員總量也首次下降,經濟發展所需的勞動力要素供給相對削弱;但就業難與用工荒並存,結構性和摩擦性失業依然存在,靈活就業和非正規就業群體的就業質量仍待改善。微觀層面,就業給予個體財富積累和進入社保體系的機會,關係家庭希望、人生尊嚴和價值實現,是有效應對個體老齡化的重要手段。

  就業優先戰略最早見於“十三五”規劃,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得到高度認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根據經濟新常態不斷豐富就業優先戰略,將就業放在“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之首,在經濟發展中不斷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目標。

  一方面,破除體制性障礙,營造就業創業環境,全方位提高勞動參與率。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職工福利,促進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高質量發展,重點提高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群體的勞動參與率;在人口紅利開發中關注性別紅利和長壽紅利,完善家庭支持政策體系,研究延遲退休改革方案,消弭勞動力市場性別和年齡歧視現象,創造平等就業機會,提高女性群體和低齡老年群體的勞動參與率。

  另一方面,找准主要戰略抓手,通盤籌劃,高效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在深入推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過程中,不斷培育出知識型、技能型和創新型的勞動大軍,實現教育結構、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協調互促式發展;在大力實施扶貧脫貧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結合人口老齡化城鄉倒置的現實格局,重點研究“農村先老”現象與致貧返貧風險之間的高度關聯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