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商標被搶注,別讓大學生群體成“權利窪地”
http://www.CRNTT.com   2022-09-13 13:33:27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寫錘子檢討書”是四川某校大二學生李鵬今年2月初發布的一款代寫檢討書的APP。可推出不久後,李鵬就發現市面上出現了許多雷同版本,軟件商標也被他人搶注。他向疑似盜版公司遞交律師聲明,卻被對方反諷道:“有本事你告我去。”目前,這則名為“是的,一個學生團隊的軟件被無恥抄襲了!”的視頻在bilibili網站播放量已達百萬,引發網友熱議。(9月11日 澎湃新聞) 

  辛辛苦苦開發的代寫檢討書APP,剛推出不久市面上就出現了很多雷同版本,“創意”被模仿還不算,軟件商標居然也被他人搶注,這真讓還沒踏入社會的大二學生李鵬見識了什麼叫“江湖險惡”。實在咽不下這口氣的李鵬,向盜版公司遞交律師函,不料反遭對方嘲諷——有本事你告我去啊!

  研發代寫檢討書軟件,可以服務一些需要寫檢討書的群體,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意。但面對如此“創意”被模仿想要維權,卻較難獲得法律支持,畢竟,這又不是他人盜竊了你的源代碼。就比如,你買豬肘做食材,炒了一道菜,但你不能限制別人也用豬肘子做菜。不過,如果你給自己的菜起名叫“東坡肘子”,別人隨後也給自己的那道菜起名叫“東坡肘子”,就屬於侵權了。

  坦誠地講,開發出一款代寫檢討書的APP,也不算什麼高端的科技發明,只要精通計算機編程的人或團隊,經過一番辛苦努力,也能搞定這樣的軟件。可是,李鵬已經將自己的APP命名為“寫錘子檢討書”,這款代寫檢討書APP的名字,頗有耐人尋味的創意。李鵬和他的團隊,理所當然地對“寫錘子檢討書”這個名字擁有產權,因為是他們首先想到并發布的這個APP名字。

  如果說,模仿他人的互聯網創意屬於道德層面的瑕疵;那麼,惡意搶注他人的商標,則屬於法律層面的侵權。面對律師函,侵權公司非但沒有悔過反省,反而囂張地回懟“有本事你告我去啊”,這真是一副“不拿侵權當回事”的嘴臉。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李鵬和他的團隊也頗感無奈,因為他們沒有維權的精力和成本,只能將被侵權的經歷和維權的訴求發布在網絡和媒體上。

  或許,在網絡圍觀和媒體的介入下,那個搶注“寫錘子檢討書”的侵權公司,會用侵權的APP寫出檢討書、道歉信,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可是,李鵬的遭遇未必是孤例。不少大學生從事編程、APP研發,如果他們開發的APP被侵權,是否也能討回公道呢?或者說,事關大學生權益的案件,能否及時有效地得到相關部門或社會的法律援助呢?

  大學生群體不該是法律保護的“窪地”,社會應該為大學生維權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令人欣慰的是,今年6月份,湖北推出了首個大學生雙創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站,這將為知識產權受損的大學生提供法律援助,緩解他們無錢、無時間維權的尷尬。我們希望這樣的法律援助能普及更多地方,讓大學生們的聰明才智和辛苦勞動不被肆意侵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