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人均預期壽命“歷史性”下降
http://www.CRNTT.com   2022-09-06 10:40:35


 
  多位專家也指出,新冠疫情是導致美國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一大因素,但疫情對公眾的影響遠超出感染病毒本身,它猶如美國社會問題的放大器,折射出美國政治極化、社會分裂、公共衛生治理危機等深層次矛盾。

  疫苗接種效率不高,防控措施執行不力,連最基本的“口罩令”都飽受爭議……在很多方面,“美國顯然是一個特例”——談及美國疫情防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伍爾夫這樣表示。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喬舒亞·沙夫斯坦表示,美國人均預期壽命持續下降與社會上散布新冠疫苗接種不實消息,決策層沒有放棄利潤驅動的醫療保健並且未推進全民醫保,以及保護公眾健康方面的其他不足相關。

  沙夫斯坦在社交媒體推特上以自問自答形式提出一連串問題:“拒絕採取合理的公共衛生措施,將這一問題政治化,這是否使許多人受到傷害?是。美國在提供全民醫保方面的失敗是否導致許多不必要的死亡?是。是時候建立一個有效的公共衛生系統了嗎?是。”

  弱勢群體健康狀況堪憂

  伍爾夫說,儘管美國公共衛生系統已發展那麼多年,但美國人卻暴露於種種健康危機中,包括營養不良和缺乏體育鍛煉,以及吸煙、槍支泛濫、貧困、環境污染等普遍存在的風險因素。

  伍爾夫尤其指出,種族主義等使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的處境更艱難。他表示,各種因素導致美國人的疾病負擔很高,並且過去20年裡美國與部分高收入國家相比人均預期壽命更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