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據人民網報道,國際社會希望美西方國家言行一致,希望看到的是實實在在造福各國的倡議,不是打著基礎設施建設旗號搞地緣政治博弈的算計
在今年6月下旬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上,美國宣布啓動所謂“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系”,聲稱美方及其合作夥伴將在未來5年籌集600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但該倡議自提出之日起就備受質疑。美方去年提出的“重建更好世界”倡議不了了之,人們擔心其再次口惠而實不至。此外,美方頻繁圍繞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做文章,公開攻擊抹黑現有國際合作倡議,讓國際社會高度懷疑該倡議包藏地緣政治圖謀。
根據美方對“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系”的說明,該倡議資金主要包括美國政府通過贈款、聯邦政府融資和私營部門投資等方式籌集的2000億美元,歐盟通過其“全球門戶”倡議籌集的3000億歐元,以及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承諾籌集的一部分資金。該倡議看似雄心勃勃,但落實起來難度巨大,首要問題就是資金籌集難。當前,七國集團成員國內部面臨巨大經濟挑戰,很難調動國家資源投入該倡議。
從“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系”設定的投資目標看,更多是在存量上做文章,在增量上很難有顯著突破。除將既有對外援助項目納入其中,美方宣稱要撬動私人資本參與該倡議。考慮到西方企業長期以來缺乏基礎設施投資意願,美方所說的政策撬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有效,人們不得而知。
大型跨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涉及主體衆多,落地周期長,執行效果往往取決於統籌協調能力。“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系”涉及多國,不同行為主體在目標方向、運作機制和預算周期等方面并不同步,政策協調必然冗長複雜,項目落實可能遙遙無期。七國集團成員國的制度設計,決定了該倡議的決策和執行團隊很難持久穩定。衆所周知,以美國為代表的不少西方國家黨爭不斷,新官不理舊賬甚至全盤否定前任政策的情況比比皆是。即使在一些七國集團成員國內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頻遭延宕,引發民衆強烈不滿。國際社會完全有理由懷疑,“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系”是否能在美西方國家國內權力博弈和利益紛擾中持續兌現。<nextpage>
當前,全球基礎設施投資缺口巨大,發展中國家尤為需要資金支持,一切旨在促進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倡議都值得歡迎。但國際社會希望看到的是實實在在造福各國的倡議,不是打著基礎設施建設旗號搞地緣政治博弈的算計。各方也希望美西方國家言行一致,切實秉持透明、公開原則,推進其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時不對其他國家企業采取排他性、歧視性政策,真正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作為國際公共產品,為促進全球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