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理性看待房貸利率下降
http://www.CRNTT.com   2022-08-28 09:01:55


  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因房貸利率下降引發的話題熱度居高不下,部分聲音要予以理性分辨。例如有人認為,房貸利率下降將引發需求增長、進而推高房價。這是只關注需求端、不分析供給端變化的片面結論,可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房貸利率變化對房價可能產生的影響,要結合需求端、供給端、價格預期三方面因素統籌考量。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郭子源評論文章分析,從需求端看,房貸利率下降有助於減少購房者的財務成本,進而可能帶動需求回暖。8月22日,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從4.45%降至4.3%。此前,監管部門已將首套房貸款利率的下限調整為“不低於5年期以上LPR減20個基點”,也就是說,目前首套房貸款利率可低至4.10%。房貸利率下降一定會引發需求端快速反彈嗎?答案是否定的。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多地散發影響,部分居民的收入出現較大波動甚至無法按時還房貸。此時降低房貸利率,更大的作用在於幫助受困個體渡過難關,而非強烈刺激市場需求。
  
  需注意,除了需求端,供給端也發生了變化,供給也可能回暖。今年1月至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6.4%,其中住宅投資下降5.8%。5年期以上LPR下降後,房地產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利率也隨之下降。從短期看,這有助於降低房企融資成本,緩解部分房企的資金鏈緊張困境,為“保交樓”創造條件。從中長期看,融資成本降低能夠減少房企的生產成本,加之監管部門已多次提出“保障房地產合理融資需求”,在二者的綜合作用下,房地產投資可能出現回暖,從而增加供給。
  
  文章表示,分析了需求端、供給端,再來看價格預期。之所以要理性看待房貸利率下降的影響,是因為它關乎價格預期,而預期又是影響住房價格的重要變量。購房者在實際判斷的過程中通常會形成兩類預期,即適應性預期和理性預期。前者是指,購房者可能基於過去的住房價格趨勢,形成對未來住房價格的預期;後者是指,購房者可能基於各種信息而非僅僅是過去趨勢形成對未來住房價格的預期。預期穩則價格穩、市場穩。當前,不論是房貸利率下降,還是保障房地產合理融資需求,都是穩定預期的必要舉措。
  
  文章指出,由此可見,若價格預期穩定且需求端、供給端均有所回暖,房價將保持平穩走勢。因此,由房貸利率下降直接得出房價上漲的結論,這並不科學。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降的主要影響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促進信貸有效需求回升;與5年期以上LPR掛鈎的房貸利率下降,其主要作用是幫助購房者節約利息、增加可支配收入,從而提振消費預期。二者協同發力,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接下來,各地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在遵守全國房貸利率下限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如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人口特徵等,因地制宜執行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障房地產合理融資需求,加大對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支持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