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香港貿發局推出全新展覽模式“展覽+”
http://www.CRNTT.com   2022-08-25 13:27:31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據21世紀經濟網報道,疫情持續逾兩年,全球展覽及采購模式出現改變,多項實體展覽、大型會議都在綫上舉行。8月2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香港貿易發展局(後文稱“香港貿發局”)舉辦的綫上發布會上了解到,為了協助企業適應新常態,在疫情下與國際買家更有效地緊密聯系,香港貿發局積極優化展覽平台,推出名為“展覽+”(“EXHIBITION +”)的全新融合展覽模式。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表示:“疫情對經濟尤其中小企業造成沉重打擊,不少企業表示疫情期間至疫情過後,仍需要不同政策及支援才能渡過難關。自2020年3月起,香港貿發局將多項實體展覽、大型會議、研討會、商貿配對等移師網上舉行,工作從未間斷,一直協助企業聯系國際買家及提供不同支援,并推出全新展覽模式‘展覽+’,讓企業熟悉如何善用數碼平台,綫上綫下全天候捕捉環球機遇。” 

  根據香港貿發局最近一份買家問卷調查顯示,在600名來自東盟、澳洲、歐洲、中國內地及美國等地受訪買家中,有93%的買家已經使用綫上采購平台,超過八成半買家曾參加網上展會,以解決采購需求。大部分受訪買家指出,待國際差旅限制解除後,將選擇通過實體展會或混合展會進行采購。數據顯示未來實體展會及綫上綫下融合展會,兩者可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

  據悉,“展覽+”新模式結合四個展覽會的重要元素,包括實體展、“商對易”智能配對平台、綫上綫下研討會及論壇,以及“貿發網采購”平台,使中小企業的商務推廣更具彈性及效率,得到展期更長、平台更佳、商機更多的平台優勢。

  在“展覽+”的展覽模式下,展商於實體展一個月前可在展會網站開始向買家展示產品,買家則可以瀏覽產品及挑選合適展商。而在實體展一星期前,買賣雙方均可透過“商對易”平台主動搜尋生意目標及檢視由人工智能推薦的潛在合作夥伴,并發出會議邀請。到實體展期間,大家可以在實體展或“商對易”平台上會面,并可在展後一星期繼續在“商對易”平台上安排及展開更多網上會議。即使在展會後一個月內,展商仍可繼續收到買家的采購查詢。<nextpage>

  為全面協助中小企業升級轉型及保持競爭力,香港貿發局將提供一系列平台和服務,包括通過“數碼學堂”和“電商學堂”,提供有關電子商貿和數碼業務培訓。另外,香港貿發局通過與主要科技企業合作,將為中小企業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電子商貿、數碼營銷及企業資源規劃解決方案。

  此外,香港貿發局會加強力度協助中小企業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通過舉辦一系列活動,協助他們建立商貿聯系及安排商貿配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