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規模增長超10% 
http://www.CRNTT.com   2022-08-24 12:49:54


 

    另外,上述報告亦披露了穿透後的權益類資產持倉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農銀理財、中郵理財、信銀理財、南銀理財權益類資產投資餘額均超過100億元。從權益類資產占比來看,相較於2021年末,多數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權益類資產投資力度加大。例如,農銀理財權益類資產投資餘額占比由5.54%增至6.36%,中郵理財由0.91%增至3.1%,南銀理財由0.83%增至2.5%。

    不過,相比2021年上半年,從整個銀行理財市場來看,《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理財產品持有權益類資產占比較2021年同期減少0.87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銀行理財市場進入全面淨值化管理的新階段。今年年初,受市場震蕩影響,銀行理財產品出現大規模破淨的現象。此外,今年以來,有理財子公司終止多款產品的運作。面對新的市場狀況,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權益投資方面仍存短板。

    杜陽認為,目前權益類理財產品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於產品設計和風險管理兩個方面。在產品設計方面,部分權益類理財產品投研體系不健全,產品研發能力相對欠缺;而在風險管理方面,權益類理財產品的風險水平相對較高,普適的理財風控模型難以對其風險水平進行有效監測。

    在杜陽看來,銀行理財子公司需從兩方面發力,一是要不斷更新權益類理財產品的投研思維,加強研究深度,並形成差異化的投資策略,同時可借鑒相關基金產品的投研模式,提升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二是要構建與權益類理財產品相匹配的風控模型,通過金融科技等技術手段,解決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有效壓降相關產品的風險水平。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也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布局權益類投資時,除做好風險管理外,還應做好風險提示、收益信息等方面披露,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長期投資。

    “銀行子公司逐步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權益資產投研體系,在過渡階段可使用FOF模式來進行權益資產配置。同時,與追求相對收益的公募基金不同,銀行理財追求絕對收益,銀行理財子公司必須在積累足夠的安全墊之後再進行風險較高的權益投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如是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