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中國持續推動農業國際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2-08-24 10:55:53


 
  在產業園一期的車間裡,上百台機器正在高速運轉,工人並不多。廠房負責人說,這得益於從中國引進的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線。據瞭解,中泰塔吉克斯坦農業紡織產業園積極打造棉花從種植到成衣的全產業鏈,填補塔吉克斯坦在先進紡織技術上的空白。塔農業部部長薩阿迪·卡裡姆佐達告訴記者,塔每年可生產12萬噸左右的優質棉纖維。以前,本土紡織企業的棉纖維年加工能力約為1.2萬噸,約八成紡織品依賴進口。產業園全部投產後,棉纖維加工能力提升到2萬噸,“顯著降低了當地對進口棉紡織品的依賴”。

  產業園配套的棉田有數十萬畝。中泰(哈特隆)新絲路農業產業有限公司吉利庫二場副場長亞薩維耶夫·阿里江告訴記者,現在種棉花,施肥用的是將肥料融入灌溉水並施入田間的隨水灌溉法,采摘也有采棉機,節省了很多勞動力。“棉田附近居住的農戶看到我們的棉株密度越來越高,也學習我們的辦法,加強田間管理,適時科學播種和打頂,收成也增加不少。”

  “在這裡收入不錯,更重要的是能學到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薩曼達是哈特隆州本地人,2016年曾到中國接受培訓。“在中國學習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我便決心更勤奮地學習和工作,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得更漂亮。”如今,薩曼達已成為產業園生產車間主任助理,不僅能夠獨立操作全流程環錠紡生產線,還承擔起培訓新員工等管理工作,“感謝中國企業給我們創造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