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紀委:撂荒地種出致富葉
http://www.CRNTT.com   2022-08-22 16:56:30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報道,近日,海拔1300多米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謀道鎮四合村的高山有機茶園裡,茶農們穿梭在茶壟之間,抓緊采茶。

  “這幾天天氣好,茶葉長得快,我一天能摘六七斤……”面對前來走訪的該鎮紀委工作人員,正在采摘茶葉的村民周德華高興地說道。

  如此幸福的場景來得并不容易。前期,四合村為擴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准備流轉200畝“撂荒地”發展高山有機茶葉。可發展有機茶的方案一經公布,就遭到了部分村民的反對。

  “海拔高,世世代代沒發展過茶產業,村裡又玩什麼新花樣?”“只怕是想搞政績工程,還不如種苞穀、洋芋穩當。”此時,正值該鎮紀委開展農業複工複產情況督查,不少村民向工作人員道出了心中的顧慮。

  “難道真是村裡搞形式主義?”該鎮紀委的工作人員心裡不禁打起了問號。

  帶著疑問,該鎮紀委找到恩施州農科院駐該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人員了解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適合海拔1300米高山種植的茶葉品種確實比較少,我們特地選了中茶108號,耐寒、氨基酸含量更高。”駐村第一書記戴居會介紹發展高山茶葉的優勢,四合村自然環境好、無污染,高山日夜溫差較大,茶樹生長較緩慢,高山茶比低山茶在外形上更加肥壯,色澤上更加翠綠。

  “有州農科院專家的技術指導,再搭上本地知名茶葉的東風,到時候技術關、市場關都能攻破。”該村黨支部書記朱騰龍補充道。

  萬事開頭難,村民的理解是關鍵。了解到發展茶葉是一項促進四合村產業提檔升級的大好事後,該鎮紀委督促鎮農業服務中心、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及時解決村民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