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安徽:清單化做深做實政治監督
http://www.CRNTT.com   2022-08-20 18:54:41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據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報道,安徽省紀檢監察機關堅守職責定位、心懷“國之大者”,進一步改進政治監督方式方法、探索有效路徑,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以強有力的監督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

  制定監督清單 明確政治監督重點

  政治監督不是抽象的,必須通過對具體問題的監督檢查來實現。制定政治監督清單,監督任務有了量化指標,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也就有了抓手。

  “今年以來,我們指導27家派駐(出)機構對73家市直監督單位逐一制定2022年度政治監督清單。”據蚌埠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該市紀委監委按照“共性+個性”清單的結構布局,聚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疫情防控、作風建設等全局性決策部署落實,制定共性監督清單730項;圍繞糧食安全、生態環保等重要領域的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制定個性監督清單232項,既抓“共性”監督維護政令暢通,又抓“個性”監督促進有關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對照清單開展工作,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也方便查漏補缺,在衡量業務差距的同時查找政治偏差,為做細做實政治監督提供了方向和遵循。”蚌埠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同志說。

  近年來,圍繞實施“十四五”規劃、“三新一高”、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之大者”,全省各地紀委監委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定政治監督清單,逐一對照開展監督。如宿州市紀委監委將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聚焦惠企政策落實、“一站式”服務辦理等突出問題,制定重點工作清單,壓緊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銅陵市紀委監委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共同富裕等重點工作,制定監督清單和重點工作手册,等等。

  政治監督清單制定後也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持續動態調整更新。“小水電站生態流量監管平台已全面完成建設運行,43座水電站安裝流量計,12個無節制洩放設施完成改造……”6月上旬,池州市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的小水電站生態流量洩放問題整改任務,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小水電站生態流量洩放不達標,會導致部分河道減脫水問題突出,甚至幹涸,生態功能受到嚴重破壞。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該問題後,池州市紀委監委立即將其列入政治監督清單,督促相關部門對小水電站生態流量洩放問題開展專項排查行動,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赴縣區督查整改現場18處,就細化整改方案、提高設施可靠性、加強廉政風險防範等方面提出7條意見并督促落實。

  建立健全機制 保障決策部署落地

  “重點查擺辦理政治要件和部署要求有沒有落實、問題有沒有解決,有沒有舉一反三、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今年3月,安徽省紀委監委制定機關督查工作辦法以及監督推動重點任務落實工作機制,圍繞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安徽和全面從嚴治黨的42件重要指示批示建立專門台賬,強化跟蹤督辦和定期調度,不折不扣辦好政治要件,確保“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安徽見行動”。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安徽省委今年一號文件要求,全省要確保糧食播種面積1億畝以上。為推動守住管好“江淮糧倉”,省紀委監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耕地保護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緊盯耕地保護強化政治監督,督促各級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切實扛起耕地保護政治責任,堅決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同時,聚焦專項整治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等違法占地問題,省紀委監委加強與自然資源、農業農村、住房城鄉建設等職能部門聯系,建立信息共享和工作會商、重點問題督查督辦、問題綫索移送辦理、典型案例通報曝光等協調聯動機制,有效銜接監管執法與監督執紀,形成同向發力,以硬舉措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對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違法占用耕地,以及群衆反映強烈、違法性質惡劣的突出問題,建立工作台賬,及時交辦督辦,對賬銷號,形成閉環。今年上半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涉及耕地保護問題23起3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2人,公開通報曝光4起涉及黨員幹部違法占地典型案例。

  從緊盯常態化疫情防控,針對形勢變化找准薄弱環節和工作短板,多次下發通知跟進監督,并嚴肅追究失職失責,到緊盯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聚焦今年整改任務,印發工作通知,梳理重點難點問題交辦督辦……安徽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健全完善政治監督制度機制,通過開展專項監督等,推動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整改到位,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貫徹落實中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

  抓好整改落實 推動監督往深裡走

  “以往常常看到地上淌污水,氣味熏人,下雨時尤其糟心。現在水庫的水越來越清澈,我們放心多了。”不久前,滁州市紀委監委開展城西水庫、沙河集水庫飲用水源地問題整改監督“回頭看”時,附近居民對整改情況紛紛點贊。
 
  城西水庫和沙河集水庫是滁州人日常飲用水的“大水缸”,但居民住戶、企業產生的污水直排進入該飲用水庫,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必須妥善解決。為推動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滁州市紀檢監察機關圍繞“兩庫”水源地問題整改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制定《滁州市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進整改工作方案》,先後10次實地查看整改情況,制發監察建議書3份、工作提醒3份。

  同時,針對“兩庫”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改推動不力情況,該市紀委監委對整改主體責任單位、監管責任單位負責同志進行集中約談并責令限期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兩庫”水源地環境問題77個整改任務已全部完成。

  像滁州市一樣,以強有力的政治監督推動重點問題整改落實,提升監督質效的例子還有許多。為進一步推動監督往深裡走實裡做,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分析研判,及時發現監督工作中的問題,深入剖析問題背後存在的責任、作風原因,提出具體解決舉措,推動綜合施策、標本兼治。

  “我們通過電話催辦、發函提示等方式及時掌握重點任務的辦理進度和效果,堅持一月一督促、一季一匯總。”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同志介紹道,對推進落實有難度、情況複雜的重點任務,還采取召開專題調度會、開展調研督導等方式,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指導推動有關任務落實。4月中旬,省紀委監委召開監督落實省委一季度工作點評會重點任務專題會議,對上季度會議部署的重要任務監督落實和點評指出問題的調查處理及整改情況進行全面盤點,要求緊盯具體問題背後的不良作風和失職失察責任,實施責任倒查,推動問題解決到位。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開展監督檢查11629次,發現問題10257個,已督促整改完成9375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37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40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