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John Menadue:可能把我們捲入與中國開戰的危險盟友
http://www.CRNTT.com   2022-08-19 10:42:14


 
  任何人只要和美國德州人同行結伴,就會明白我所談及美國人的思想狹窄。

  美國帝國主義不受約制的第二個原因,就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所談及勢力龐大的美國“軍工聯合體”。在今天,我會在這聯合體上再加上高度倚賴美國軍工企業資助的政客,以及美國在其4000個軍事設施中所僱用的大批軍事及文職人員。美國國會每年大幅增加軍費的撥款,而美國情報界、多所大學和智庫亦獲利於美國對全球的霸權統治。

  美國軍工霸權在全球吸納不同機構和個人,因此其影響力驚人。沒有美國總統或澳大利亞總理可以對其作出挑戰。澳大利亞上任總理莫裡森和新上任的總理阿爾巴內塞都是一樣。

  澳大利亞已經自困於這個軍工聯合體。我們的軍事和國防領導均嚴重依賴美國國防部、國務院、中央情報局、及聯邦調查局的一切意見,我們只是他們的分支機構。

  但我們所依賴的不單止是這些美國機構的意見。我們竟然願意參與美國主導的重大災難,例如伊拉克和中東。當聯合國大會以大比數通過核不擴散條約時,祗有我們與少數美國的盟國尾隨美國。

  這直接威脅我們國家的自主和獨立,因為我們的國防和國家安全精英都把與美國的“操作兼容性”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最高原則。美國官方及智庫在它們的言談中亦以此觀念來看待我們在亞太區所扮演的角色。我們的新國防部長馬斯甚至把這“操作兼容性”的觀念再提升一級,成為“替代性”以便讓我們與美軍“ 無縫連接”。

  美國對我們影響之大,以及我們與其合作願意之高,令我們的外交政策幾乎被美國國防及國家安全的觀念所支配,而美國媒體則不斷推波助瀾。

  “操作兼容”的觀念不單止限於軍用儀器上面,它同時指軍事人員,正如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軍方人員全面融入美國不同單位,尤其是美軍設於夏威夷的太平洋指揮部。

  美國軍方及軍工企業為了自身利益,都希望美國不斷發動戰爭,而我們的國家安全部門以及相關的機構,包括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都是美國軍工聯合體鎖定的忠心追隨者。

  最新的美英澳聯盟更把我們鎖定得更加牢固。該聯盟實際上把我們的海軍融入美國海軍,以便雙方能在南海聯合行動威逼中國。我們把越來越多的戰略自主權送給美國,並鼓勵美國利用澳大利亞的北領地作為對付中國的橋頭堡,雖然美國已經在日本、韓國、和關島設有龐大的軍事基地。

  第三個原因讓美國霸權統治得以持續,是因為美國令其它國家遵從二戰後在布雷頓森林協議所達成的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些“秩序”已經融入聯合國多個不同組織,同時亦反映了1940年代大國的利益,但並無承認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合法權益,這些國家現時堅持在按規則的國際秩序扮演一定角色。

  美國只會當情況合乎國家利益的時候,才會按照規則辦事。他選擇性地挑選合乎自己利益的規則。例如他在南海推動要按規則辦事,但卻拒絕承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亦拒接受國際法庭的裁決。美國侵略伊拉克是美國破壞所有規則的典型案例。該侵略是非法的,其所導致的死亡和破壞合乎戰爭罪的準則,但禍首卻逍遙法外,祗有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受到名譽損失。

  一個普遍幻象,就是以為像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會在處理國際事務時採用較高的道德標準。其實國家只會按照利益辦事。我們不能只看美國如何吹噓其治國的道德高地,而應該看清楚美國如何威脅其他國家。

  對於美國的治國之吹噓,我們只需看看美國在大量特權和財富的累積之下,還有四千萬美國人民身處貧窮線之下;美國的在囚人數大得驚人,且其人數比例反映其種族歧視的嚴重;美國槍支無處不在,但政府拒絕處理;暴力是美國的摯愛,在國內如此,對國外亦是。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煽動支持者在首都採用暴力就是一例。

  美國的立國文獻激勵了無數美國人及世界各地人士,美國作為“自由之地、英勇之鄉”的論述至今仍然有龐大的呼召力。但美國從來不讓他人享有這些核心價值。當菲律賓尋求美國支持的時候,反而被美國侵略了;當胡志明尋求美國支持其獨立,同樣被美國侵略。

  很多民主國家一樣,包括我們澳大利亞自己,都被金錢、媒體、和私利腐敗了我們的公共管治。美國的民主已經被“捐款民主”所取代,數十年來對政治選舉的捐款和游說實際毫無約制。美國國會的選區劃分令貧窮人士及少數族裔備受歧視;強大的猶太勢力在基督徒原教旨主義的支持下,實際上操控了美國對以色列及中東的政策。勢力龐大的私營醫療保險系統,令美國深陷全球最昂貴而最低效的醫療服務。

  美國的國會已經殘廢,而最高法院亦已失效。

  全球有多個民主國家飽受困擾,但美國面對的麻煩超乎所有其它民主國家。瀰漫全國的盲目,會令美國逐漸倒向另一次內戰,還是成為法西斯主義,還是無政府狀態?

  推動美國極端主義及美國霸權主義的強大聲音,是傳媒大亨默多克以及他旗下的福克斯新聞。這聲音影響的不單是美國,還包括英國和澳大利亞。福克斯新聞支持美國入侵伊拉克,而對其引起之禍害視而不見。福克斯新聞支持美國入侵伊拉克因為會壓低油價。

  但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製造破壞的不單止是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我們本國的新聞媒體,包括澳大利亞廣播電台,同樣是偏頗得令人詫異。這些是“白人的媒體”,他們每天廉價製造大量的抹黑中國的新聞報導。

  我們的媒體每天大量報導有關烏克蘭戰爭的死亡和破壞,但現在正於中東也門發生的、由沙特阿拉伯主導並獲美國支持的衝突,遠較烏克蘭為甚。我們“白人媒體”每天放送給我們的新聞,只是華盛頓和倫敦希望我們見到的觀點。

  雖然美國持續進行違法而失敗的戰爭、雖然美國持續顛覆它國政府、雖然美國的經濟影響力持續下降,但美國的霸權主義仍然主導了澳大利亞的思想。情況這樣清晰為何我們不肯承認?

  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作為一個細小而相對孤立並身處亞洲的白人社會,歷史上我們不斷要尋求外來保護者。這個保護者首先是英國,但失敗之後變成美國。這樣的殖民心態今天依然存在。

  我們經常說我們和英國以及其後和美國擁抱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制度。但所有國家均以其本身利益為先,例如澳大利亞農民就發現美國正在不斷蠶食澳大利亞在中國的市場,美國並無保護澳大利亞的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