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對於願意繼續服務社會的老年人,應該多鼓勵、多歡迎,創造條件、提供便利
在短視頻平台,同濟大學退休教授吳於人的科普物理視頻受到眾多網友的喜愛。她一會兒爬上梯子為大家演示“衝量定理”,一會兒拿起掃帚講解宇宙射線軌跡。一個個生澀難懂的物理知識變成了有趣易懂的小實驗,活力滿滿的吳於人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吳姥姥”。
“吳姥姥”代表了這樣一群老年人,他們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積累的閱歷經驗積極幫助他人。這樣有作為、有快樂的晚年生活,不僅益於個人身心健康,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繼續貢獻力量。
對於願意繼續服務社會的老年人,應該多鼓勵、多歡迎,創造條件、提供便利。
完善制度設計,健全政策體系,提高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積極性與便利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把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結合起來,完善就業、志願服務、社區治理等政策措施。今年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也提出,在全社會倡導積極老齡觀,引導老年人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參與家庭、社區和社會發展。今後,應充分鼓勵有意願並且具備相應能力的老年人,更加廣泛地參與到文明實踐、公益慈善、志願服務、科教文衛等事業中。
創新參與方式,增加服務平台,幫助老年人實現老有所為。比如,組建銀發志願隊,吸納更多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老年朋友參與其中,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利用信息技術,搭建各類優質教育平台,引導退休學者、專家在線授課、咨詢,滿足群眾各類需求。在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老年群體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教育部已於2020年啟動實施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面向西部地區急需的緊缺專業,遴選組織一批高校優秀退休教師支教、支研……方便老年人服務社會的通道越來越寬。
我們相信,隨著各方持續努力,老年人參與社會事業的途徑也將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會繼續發光發熱,書寫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