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天津城建大學:讓紅色文化薪火相傳
http://www.CRNTT.com   2022-08-19 09:47:00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冒著高溫,全面測繪建築信息;拍照、記錄、手工測量較復雜的建築裝飾結構;攀爬到屋頂精準測量,不漏過任何一個細節……近日,天津城建大學建築學院教師蘭巍帶著學生們,來到天津市和平區舊法租界花園路5號的吉鴻昌舊居,對這座中型規模的近代建築進行三維掃描。

  “這裡是吉鴻昌將軍在津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見證,測繪一定要完整、精確,才能更好地為修繕工程奠定基礎,紅色資源才能得到更好保護。”據蘭巍介紹,這項測繪耗時3天。“對紅色建築進行實地測繪,發掘建築背後的故事,我們被共產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感染。”建築學院學生陳浩說。截至今年6月,天津城建大學已對天津百座紅色建築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測繪,建立了480餘處紅色舊址的數據庫,其中新發現180處。

  漫步和平區解放北路,蘭巍在一座不起眼的黃色建築前停下腳步。“這是原華俄道勝銀行大樓,是解放天津前夕天津地下黨指揮部——以黎智為書記的中共天津工作委員會所在地。”蘭巍告訴記者,起初,他僅查到了有關“地下黨指揮部設在交通銀行下行”的記載,但具體建築不詳。查閱大量的史料和圖紙,運用多門學科專業知識,他終於找到了該建築所在地。

  天津城建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楊靜介紹,該校通過挖掘和整合區域紅色資源,在學術研究、保護利用、傳承育人方面取得了突破。

  為了加大紅色文化研究力度,打造精品思政課程,天津城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了天津市紅色文化研究團隊,28名青年教師成為團隊中的骨幹力量,他們利用節假日時間分工合作,廣泛搜集、整理髮生在天津的紅色故事。

  如今,學校每學期都會帶領學生到紅色舊址上思政課,依托“革命豐碑——天津市紅色舊址展覽”創新教學模式,開展教師主講、學生主講、互動討論等多種形式的現場教學。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還根據100餘處天津市紅色舊址,整理了100多個革命故事,在舊址現場拍攝了100餘個思政教學視頻,編寫了上百個教學案例。此外,學校還開設了“中國建築史”“建築測繪”“建築設計”等課程,通過對紅色建築“識、畫、讀、測、講”,促進學生全方位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我們依托紅色文化,以漸次遞進、浸潤式的教學方式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入腦入心,堅定了學生的理想信念。”天津城建大學黨委書記史慶偉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