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絡文學“戀上”傳統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2-08-18 11:21:37


 
  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以二十四節氣歌謠為靈感,“00後”網絡作家慈蓮笙創作出小說《海晏河清四時天》。

  在這部作品中,二十四節氣被設定為不同人物,隨主人公一同經歷四季流轉、游覽大好河山。“我平時就對傳統節氣、節日文化感興趣,把這些內容寫入作品,是想讓更多人瞭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慈蓮笙說。

  節氣之外,刺綉、曲藝、茶藝、中醫、制瓷、園林園藝、服飾飲食等傳統文化元素競相成為網絡文學“座上賓”,在網絡作家筆下,以各種方式重構組合、活化創新,讓讀者在欣賞故事的同時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愛你是我做過最好的事》以蘇葉、甘草、懷香等28種中藥材作為小說章節標題,介紹中醫文化;《登堂入室》將傳統陶瓷文化融入主人公成長故事,從選材用料、溫度控制、技術手法對制瓷工藝進行詳解;《我花開後百花殺》融香藝、美食、妝容等傳統元素於一體;《戀戀匠心》呈現不同領域非遺傳承人“匠心群像”;少數民族文化、商業文化等也不斷增添網絡文學厚度,使網絡小說有更突出的知識文化屬性。

  網絡作家坐酌泠泠水是茶藝老師,近年利用專業知識創作出《穿越之茶言觀色》《茗門世家》等多部茶文化小說。她自述,許多讀者通過小說愛上茶、研究茶,作品對茶文化的傳承普及起到了積極作用。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建構研究》顯示,詩書劍酒茶、琴棋書畫、江湖人生等文人傳統意趣,同樣借網絡文學煥發新活力。

  “中國繪畫史上為什麼在特定時間出現了山水畫?為什麼明清時期花鳥畫開始向縱深發展?本質上都有文人意趣的影響。”自幼在敦煌長大、美術史專業出身的網絡作家漠兮說。其作品《枕水而眠》以國畫為題材,讓傳統文人筆墨情懷躍然紙上。

  網絡小說《上品寒士》從《世說新語》《晉書》“就地取材”,清談、游學等內容盡顯魏晉風度;《後宮·甄嬛傳》中溫婉含蓄的“甄嬛體”,被讀者認為頗有溫柔敦厚的傳統氣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