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畜禽種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
2021年12月,我國白羽肉雞自主育種實現“從0到1”的突破。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通過“聖澤901”“廣明2號”“沃德188”3個快大型白羽肉雞品種。這意味著中國人將白羽雞養殖的命脈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改寫了中國肉雞產業史。
“近10年來,我國畜禽育種技術水平大幅度快速提升,基本完成我國豬、牛、羊和家禽等主要動物品種的基因組測序和參考基因組構建,建立了中國荷斯坦牛和生豬的基因組選擇育種的技術體系,開發研製了抗藍耳病豬等優異種質;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產權的‘京紅、京粉蛋雞’‘京海黃雞’‘廣明2號白羽肉雞’‘中畜草原白羽肉鴨’‘中新白羽肉鴨’‘華西牛’等系列商業品種,推動了我國主要畜禽種核心種源自給率達75%以上,打破了國外畜禽品種的長期壟斷格局。”中國工程院院士侯水生說。
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1.25%
而今,在祖國大江南北,農業遙感技術成功應用於災害監測預警等;北斗導航支持下的小麥無人播種收穫技術大展拳腳;高效節能型日光溫室、智能植物工廠日新月異……
眼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團隊研發的農機全程機械化作業數字化監管技術,讓農機手體會到了數字化帶來的便利,從以前的“跟著感覺走”逐漸變為現在的“數據說了算”,讓農機手專心幹活,少走冤枉路,幹的活多了,收入也增加了,作業效率提高20%以上。
“目前我國農業數字化技術發展很快,在農業遙感、農機導航等方面與發達國家處於‘並跑’的狀態。到2020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1.25%,比‘十二五’末提高7.43個百分點。大型農機廣泛應用,研製出了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作業裝備,200馬力級拖拉機實現量產,10公斤/秒大喂入量穀物聯合收割機廣泛應用。”趙春江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科技屢創新高、收穫滿倉,農業科技已成為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強勁引擎、根本動力和戰略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