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乾旱和俄烏危機致歐洲電價飈升
http://www.CRNTT.com   2022-08-15 16:54:43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據澎湃新聞報導,歐洲今夏高溫不退、乾旱嚴重,影響水力、核能和太陽能發電。挪威咨詢企業呂斯塔德能源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歐洲今年前7個月水力發電量比去年同期減少兩成,核能發電量減少12%。

  高溫導致河流、湖泊和水庫的蒸發量加大,水位下降,水力發電首當其衝。以意大利為例,水電占該國總電力產量的20%,但該國過去12個月水電產量驟減40%。西班牙的水電產量也猛降44%。

  能源分析師法比安·朗寧根說,雖然水電產量波動較大,但40%的降幅“非常極端”,不光是局部地區水電產量下滑,所有歐洲水電大國都未能幸免。能源出口國挪威警告說,如果該國水庫水位不能回升,可能不得不停止向英國等國出口能源。一些水電行業專家說,水電基礎設施投入不足、輸電線路老化也是水電產量下降的原因。國際水電協會專家埃迪·裡奇說:“我們今年冬天將遇到(供電)問題。這應該給我們敲響警鐘,(提醒我們)今後幾年加大基礎設施投入。”

  乾旱也波及核電,法國受影響尤其大。法國電力公司多家核電站近日減產,因為眼下自然水域水溫較高,影響核電站冷卻反應堆用水。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索尼婭·塞納維拉特納解釋說,如果河水水位過低、水溫過高,只能停止給反應堆降溫,否則排出的水會危及河中生物。

  高溫天氣也不利於太陽能發電,因為光伏發電板“怕曬”,高溫會導致發電板功率折損、使用壽命縮短。
能源咨詢公司Watt-Logic顧問凱瑟琳·波特說,氣溫超過25攝氏度時,光伏發電板的發電量顯著下降,“溫度高的時候一切運轉更差”。

  高溫和乾旱波及水力、核能和太陽能發電。因此,歐洲越來越依賴天然氣發電站。但俄烏危機將天然氣發電在歐洲市場的價格推高到前所未有的每兆瓦時200歐元以上,導致電價飈升。今年7月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英國電價成為有記錄以來最貴的一個月。當地時間2022年8月2日,德國特洛斯多夫,技術人員在高壓輸電線上進行維護工作。為了在即將到來的冬季之前增加天然氣儲備,德國政府正在將煤炭作為發電的替代能源之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