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打“反華牌”凝聚共識是“毒藥方”
http://www.CRNTT.com   2022-07-30 17:30:10


 

  然而自2021年以來,美國事實上走上了“新冷戰”的老路,變本加厲地推動大國對抗。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的精英們雖已意識到美國的症結在國內,卻仍執迷於大國對抗。卡內基報告建議美國與“價值觀相同”的盟友展開合作,但忽視了與其他國家的平等對話。

  此外,為推動國內改革計劃,以及推銷“重建更好世界”等國際合作方案,美國政客也慣於公開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抹黑中國發起的國際合作倡議。儘管多位美國高官均表示不謀求“新冷戰”,但“價值觀外交”仍導致中美博弈激化,對於解決美國內部問題更是有害無益。

  美國咄咄逼人的對外政策引發了一場全球性危機,轉而加劇了其自身的國內困境。例如,美國發動的對華貿易戰、經濟制裁、技術禁運等都破壞了全球供應鏈,供應不足又推高了美國通貨膨脹;再如,美國執意將新冠疫情等問題政治化,導致大國間難以展開政策協調,全球治理舉步維艱。

  通貨膨脹和能源危機也對拜登政府的最大國內政績——總投資額1.2萬億美元的兩黨基礎設施建設法案產生負面影響。截至今年6月,美國建築業成本相較一年前上升8.6%,各州基建招標已出現最高超出預算30%的高價,這意味著拜登的基建計劃將大幅縮水。

  美國的“自由主義鷹派”沉湎於冷戰後美國的單極霸權,認為美國可以通過組建“價值觀同盟”,將中、俄等國排除在國際體系之外,單方面制定國際規則,解決全球性挑戰,並創造有利於中長期內政改革的外部環境。

  但當今的國際秩序是高度聯結的多極化格局,大國對話與合作對於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的治理髮揮著關鍵作用,對於美國經濟正常運行也不可或缺。相反,失控的大國對抗則會帶來負面連鎖反應,衝擊全球政治經濟體系,即使“高懸海外”的美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美國的“價值觀外交”並未在分裂的美國社會促成任何共識,卻在華盛頓的決策小圈子裡製造了“反華共識”,阻礙了美國政府通過對華合作解決內外問題。例如,特朗普時期對華加征的關稅至今仍導致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每年增加510億美元的支出,美國政府卻遲遲不願在關稅問題上“示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