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海南自貿港到鄉村振興 核能繪就新圖景
http://www.CRNTT.com   2022-07-30 15:31:36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據央視網報導,今年3月,我國自主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範工程已全面完成。此前,繼“華龍一號”後又一自主創新重大成果“玲龍一號”示範工程(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也在去年7月正式開工。而未來,核能的角色將不止於提供電力。

  隨著核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核能在核能制氫、區域供熱、海水淡化等多用途綜合利用領域都將發揮功能,起到降碳減排、確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此外,作為特大項目的核電建設資金密集、技術含量高、涉及產業多,對地區國民經濟建設具有很強的拉動作用。

  7月29日,記者跟隨“走進華龍一號”網評品牌活動走訪海南昌江,瞭解核電這一清潔能源“落戶”昌江之後帶來的諸多改變。

  昌江核電:與海南自貿港同頻共振

  昌江縣委副書記、縣長梁明介紹,昌江擁有一段特殊而又輝煌的海島工業文明歷史,曾經依靠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礦石采掘加工和水泥建材等產業,但是資源終有枯竭之時,產業亟待升級轉型。

  近兩年,昌江依托核電清潔能源基地優勢,打造清潔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園,探索一條符合海南自貿港產業定位的清晰轉型路徑,實現從“黑灰”產業向“綠色”發展。海南核電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孫雲根透露,通過估算,這個產業園在2035年的規模可能將達1000億元。

  在清潔能源產業園建設的過程中,昌江縣政府與海南核電共同謀劃昌江清潔能源產業鏈構建的邏輯關係。例如,瞄准核電關聯及延伸產業、光伏風電裝備及組裝集成、新能源電池材料、高端工業基材等行業細分領域“走出去”招商,依托核電清潔能源綜合成本優勢吸引一批光伏、風電、新能源電池、新材料研發製造等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落戶,逐步打造綠色低碳零廢園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