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電池廠與車企為礦企“打工”
http://www.CRNTT.com   2022-07-30 10:26:40


 

  “預計2022年中國新建成投產的鋰鹽產能在15萬噸以上,相比去年有所增加。”據張江峰透露,“未來2年至3年,新建擴產鋰資源項目將陸續投產,2022年全球對鋰的需求增量和新增產量基本一致,預計全球鋰的供需基本平衡,但難以滿足所有汽車廠商、電池廠商和正極材料廠商的采購和備貨需求。”

  目前來看,國軒高科、盛新鋰能、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鋰業公司紛紛擴產。

  同時,為了爭奪鋰資源,多家公司將目光瞄向了海外鋰礦,甚至上演了鋰礦爭奪戰。對此,張江峰表示,“國外一些礦商拿很小的量來競拍,中國企業相互內卷的結果是花了很高的價格買礦,從而進一步推高了鋰價。”

  專家熱議鋰資源供應

  在全球陷入鋰資源焦慮的當下,鹽湖提鋰成為本次大會的熱門話題。“鹽湖提鋰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是未來鋰資源開發利用的一個重要方向。”西藏珠峰董事長助理茅元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全球約60%的鋰資源在鹽湖,其中大部分聚集在南美洲的鋰三角,這些地區資源禀賦較好,鹽湖提鋰的成本一般較低,約3萬元/噸至4萬元/噸。”廣發證券首席執行董事、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巨國賢在會上表示,“不過,鹽湖資源雖然量大成本低,但開發較慢、資本開支大。新開一個資源項目預計約5年左右。”

  據悉,目前已有包括贛鋒鋰業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在青海地區布局了鹽湖資源,不過項目推進較為緩慢。對此,贛鋒鋰業技術中心總經理彭愛平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從拿礦到出產品可能要5年甚至更久,首先要進行勘探,之後要設計建鹽田,還要對鹵水進行攤曬,其中,僅鹵水攤曬就要半年,這也是鹽湖提鋰量上得比較慢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