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全國碳市場啓動一年來累計成交額近85億元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14:03:01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全國碳市場於2021年7月16日正式啓動上綫交易,一年來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截至2022年7月15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1.94億噸,累計成交額達84.92億元。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國碳市場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引擎。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5億噸,是全球覆蓋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全國碳市場激勵約束作用初步顯現。通過市場機制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將碳減排責任落實到企業,增強了企業‘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低碳發展意識,有效發揮了碳定價功能。”劉友賓說,全國碳市場成為展現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窗口。全國碳市場不僅是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建立碳市場提供了借鑒,同時為促進全球碳定價機制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制度體系、技術規範、基礎設施、能力建設等各項工作任務,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初步構建全國碳市場制度體系,形成了“配額分配—數據管理—交易監管—執法檢查—支撑平台”一體化的管理框架。嚴厲打擊碳排放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報告質量專項監督幫扶,向社會公開碳市場數據造假典型問題案例,有效發揮了警示震懾作用。

  建設全國碳市場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堅持全國碳市場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持續強化全國碳市場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積極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出台,并完善配套交易制度和相關技術規範。強化數據質量監管力度和運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和征信懲戒管理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持續強化市場功能建設,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範圍,豐富交易主體、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