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擬突破防衛費上限 發展進攻作戰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7-25 15:08:53


日美聯合軍演中,“黑鷹”直升機機組人員進行甲板著陸訓練。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在編列2023財年預算案概算時,將正式突破防衛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1%的限制,實現防衛費翻番。據悉,增加的防衛費將用於發展自衛隊進攻作戰能力。

  提高防衛費比例

  一直以來,日本年度防衛費在GDP的占比不超過1%,被視為檢驗日本是否奉行和平主義的關鍵指標,也是日本歷屆政府在防衛政策上設定的“紅線”。然而,正在編列2023財年預算的岸田文雄內閣,計劃取消防衛預算上限,擬在未來5年將防衛費占GDP的比例從1%提高至2%以上。這意味著日本防衛開支將在5年後實現5萬億日元的增量,使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軍費支出國。

  日本政府正式決定突破防衛費限制,基於以下幾個條件。一是俄烏衝突影響日本國內輿論。日本民眾一直對大幅增加防衛費等議題格外警惕,但俄烏衝突爆發後,大眾媒體討論和擔憂日本安全處境,為討論防衛領域激進議題提供了條件。二是自民黨選舉勝獲,擁有操弄議題的底氣。7月中旬,自民黨在參議院改選中獲勝,岸田文雄的黨內權威得以進一步強化,意味著他在提高防衛預算甚至啟動修憲議題上將獲得更多支持。三是前首相遇刺的悲情催化。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給現政府裹挾悲情民意推動所謂“繼承安倍政治遺產”的說辭帶來機會。安倍遇刺前,正大力推動日本防衛費倍增計劃,曾宣稱日本下一財年防衛費將從5.4萬億日元增至7萬億日元。

  發展進攻作戰能力

  日本政府千方百計增加防衛費,意在發展自衛隊進攻作戰能力。

  首先,採購中程導彈,構建所謂“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此前,岸田文雄表示,計劃將“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寫入《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作為日本今後防衛能力建設的戰略導向。此次預算倍增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採購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中程導彈,以期盡快形成先發制人打擊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