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日本不應多一個新的歷史污點
http://www.CRNTT.com   2022-07-23 14:21:04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原子能規劃委員會22日召開臨時會議,正式批准了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計劃。這是日本置各方關切於不顧,執意推進核污染水排海的關鍵一步,接下來只要征得福島等地方政府的同意,東京電力公司就要正式動工建設海底隧道等排放設施。我們自始至終認為,如果沒有同利益攸關方和相關國際機構充分協商并達成一致,日本就強行啓動排海,必將為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付出代價。

  在福島核事故的處理上,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政府的信譽早已破產。當初如果不是東電公司心疼數億美元的設備,福島核事故的嚴重程度不會從最初的4級被生生拖到人類歷史上最高級別7級。在事故發生後,東電公司多次被爆出數據瞞報、造假等惡劣行徑,在日本政府的縱容包庇下,它每每道歉了事,蒙混過關。在排海方案的正當性、日本數據的可靠性、淨化裝置的有效性、環境影響的不確定性等方面,東電公司和日本政府從來沒有說清楚過。如果要靠它們通過“自查自糾”排除隱患,無異於天方夜譚。

  在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上,東電公司和日本政府每一次對進展的通報都異常“低調”。這種“低調”說白了是一種偷偷摸摸的心虛,更是能敷衍就敷衍、敷衍不過去就強行做的極度自私。日本方面多次宣稱核污染水除了排海“別無他法”,試圖給國際社會一個委屈、努力的形象,但事實是,很多核科學家都提出有更好的辦法,只不過排海方案“最便宜”而已。如果要說國際社會裡那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東電公司和日本政府肯定能排得上號。

  為了打消國際社會的疑慮,日本方面還多次宣稱含有微量氚元素的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前首相菅義偉面對鏡頭猶豫很久,最終沒敢喝下稀釋過的核污染水那一幕,至今很多人記憶猶新。連作秀都不敢,更不用說科學嚴謹的論證了。“通過海水的稀釋作用來降低危害”的說法更是自欺欺人,放射性元素再稀釋,它也不會消失。這句話的潛台詞實際是,這個損失就讓全人類來分攤吧。

  福島核污染水處置,關乎全球海洋環境和環太平洋國家的公衆健康,絕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但人們看到,只要華盛頓給了一個默許甚至贊許的眼神,日本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華盛頓覺得日本的排放點離美國本土遠,似乎“事不關己”,於是和日本做了一筆可恥的交易,通過縱容其排放,來換取日本在地緣政治上的配合與效忠。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對日本在處理核污染水上“公開透明的努力”表示“感謝”,其不顧事實的程度令人咋舌。<nextpage>

  這倒是讓世界更加看清了美西方的雙標是多麼觸目驚心:中國人吃口肉都是危害環境,而日本往太平洋排核污染水則是“安全”“負責”的。可以想象,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恐怕美西方輿論的唾沫星子都能讓太平洋的海平面升高1米。

  然而太平洋不是日本的“排污場”,海洋生態更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有機整體,一旦核污染擴散,包括美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此前就有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全球海域。綠色和平組織核專家則指出,日本核污染水所含碳14在數千年內都存在危險,并可能造成基因損害。

  福島核洩漏,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洩漏事件之一。在沒有獨立、徹底的安全檢驗之前,日本沒有權力擅自決定將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如果日本硬要撇開國際社會的關切,一意孤行,在福島核污染水流向大海的那一刻,一個新的歷史污點將永遠伴隨日本,用整個太平洋的海水都洗不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