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信用卡資金管控加碼 銀行嚴控非消費類交易
http://www.CRNTT.com   2022-07-22 10:16:48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據證券日報報道,日前,建設銀行發布《關於加強信用卡非消費類交易管控的公告》(下稱《公告》)。《公告》稱,根據監管要求,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購房、投資、生產經營等非消費領域,即日起將加強相關交易管控。

  近年來已有多家銀行陸續發布過相關公告,對非消費類交易進行管控。同時,也有不少銀行在信用卡持卡數量上加強了管控措施。

  銀行加強信用卡交易管控

  事實上,早在2021年2月份,建設銀行就曾發布《關於加強信用卡非消費類交易管控的公告》,而此次發布的公告內容相比此前措施進一步趨嚴。

  《公告》明確,建設銀行信用卡不得在房地產類商戶(商戶類別碼(MCC)為1520、1771、7013,或其他實際受理房地產交易的商戶)進行交易、不得在境內房產稅費類商戶進行交易、不得在投資理財類商戶(商戶類別碼(MCC)為6051、6012、6211)進行交易等等。

  所謂的MCC碼,即商戶類別碼,由收單機構為特約商戶設置,用於標明銀聯卡交易環境、所在商戶的主營業務範圍和行業歸屬。

  記者注意到,建設銀行強調,如其信用卡在非消費領域交易,可能會導致交易失敗,建設銀行可采取包括但不限於降額、停卡、終止分期等相關措施。

  其實,此前,已有多家銀行陸續發布了相關公告表示要進一步加強信用卡資金的管控。比如,2021年8月份,光大銀行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信用卡交易資金用途管控的公告》,進一步強化信用卡資金流向房地產、投資理財、股市證券、套現、生產經營等非消費領域的管控措施;2021年2月26日,郵儲銀行發布的《關於關閉信用卡煙草代扣交易和MCC為4458的交易的公告》稱,商業銀行個人信用卡(不含服務“三農”的惠農信用卡)透支應當用於消費領域,不得用於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領域。同時將對信用卡非消費類交易進行集中管控。

  綜合來看,銀行對信用卡資金流向的管控涉及多個行業,包括煙草類、房地產類等等。

  業界普遍認為,銀行監測信用卡資金流向及管控信用卡持卡數量十分重要。“銀行管控信用卡資金用途的方式,目前主要通過對商戶類別碼的管理,關閉金融、地產等商戶的信用卡交易,同時對一些可能的套現風險領域比如煙草等進行交易限額。”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管控信用卡資金的用途,是為了更好實現信用卡資金支持真實消費的目的,防止信用卡資金流向房地產、投資以及在一些領域的套現等。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結合以往銀行發布的公告來看,限制領域通常為房地產、煙草、證券等。銀行的舉措主要還是為了規範信用卡業務良性發展,滿足資金流向的監管要求,也是監管加大信用卡交易管控的應有之義。”

  業務管理由粗放向精細化轉變

  而在信用卡資金用途管控升級背後,是配套政策的引導。

  早在2020年6月份,中國銀保監會消保局就發布《關於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理性透支消費,不要“以卡養卡”“以貸還貸”,更不要“短借長用”;2022年7月份,銀保監會、央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持續采取有效措施防範偽冒欺詐辦卡、過度辦卡等風險。對單一客戶設置本機構發卡數量上限。強化睡眠信用卡動態監測管理,嚴格控制占比等等。

  除了對信用卡非消費類交易管控升級外,今年以來,也有多家銀行發布公告調整信用可持卡人數量上限。業界普遍認為,監管正推動信用卡業務管理從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管理轉變。

  2021年12月份,郵儲銀行發布《關於調整我行信用卡卡片持有數量上限的公告》,同一客戶在郵儲銀行持有的信用卡有效卡片數量上限為5張;2022年2月份,民生銀行發布《關於民生信用卡客戶持卡數量最高上限的公告》,對信用卡持卡人的持卡數量進行限制,最高上限為20張;2022年7月份,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了《關於停用長期不動卡的通知》,將陸續對客戶名下長期不交易卡片暫停用卡服務等。

  王蓬博認為,目前銀行信用卡的發展已逐步從快速增長,進入到增長放緩後的精細化運營階段,銀行風控也正趨向細致化。與往年相比,今年信用卡交易風險管控涉及主體更加廣泛,在往年的基礎上有所細化升級。

  對於信用卡管控趨勢,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監管對套現以及洗錢管控會更加嚴格。“未來銀行主要管控方向有三方面:第一明確資金用途,防止信用卡資金套現用於其他還款,減少多重負債問題;二是針對信用卡套現、騙貸的行為,強化內部風控;三是引導理性的消費貸行為,防止資金挪用。”於百程分析道。

  在持卡人方面,王蓬博建議,“對於持卡人來說,信用卡在精不在多,太多卡片不方便管理,也存在被盜刷風險,因此要理性辦理信用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