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拜登“成人之美”使沙特、以色列受益?
http://www.CRNTT.com   2022-07-19 17:04:36


 
  自1950年以來,提蘭島與薩納菲爾島一直處於埃及控制之下。1956年,埃及時任總統納賽爾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後,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與英法結盟的以色列入侵了這兩個島嶼。戰後埃及短暫恢復了對兩島的控制,但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兩個島嶼與西奈半島一起再次被以色列占領。

  根據1979年促成埃及與以色列建交的《戴維營協定》,以色列將西奈半島、提蘭島和薩納菲爾島的控制權歸還給了埃及。協定規定埃及在收復領土後須保持這些地區的非軍事化,因此島上一直駐扎著多國部隊的維和人員和觀察員。

  2016年4月,埃及與沙特簽署了一項海上劃界協議,將提蘭島和薩納菲爾島的控制權割讓給沙特,而作為回報,沙特向埃及經濟投資了數十億美元。當年沙特剛剛發布“2030願景”,其中一大計劃是推進開發紅海旅遊海岸,希望以此為支點逐漸擺脫對石油依賴,實現經濟多樣化。沙特方面表示,這兩座島嶼將用於旅遊和其他經濟項目。

  根據埃及政府2016年引用的文件,沙特於1957年曾對埃及對兩島嶼的所有權提出異議,但由於當時沙特考慮到自身海軍的實力偏弱,遂與埃及達成協議,將兩島“租借”給埃及繼續管理。然而,埃及民眾在政府意欲割讓兩島給沙特後並不買賬,這項協議一經曝光便引起了“阿拉伯之春”後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不過該協議最終還是於2017年獲得埃及議會批准。

  由於涉及1979年《埃及-以色列和平條約》的相關安排,轉讓島嶼的協議需要獲得以色列的批准。據美國媒體Axios報導,在埃及與沙特就多國部隊撤出和海峽航行自由達成協議之前,以色列已經原則上同意將兩座島嶼轉交給沙特,但這項協議遲遲未能敲定,主要原因是沙特希望國際觀察員離開兩島,這就需要一項涉及以色列、沙特和埃及的新安排。

  “象徵性的橋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