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海南:為自由貿易港繪就清廉底色
http://www.CRNTT.com   2022-07-18 13:22:07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點園區。今年以來,在海南省開展清廉自貿港建設的大背景下,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著力營造園區廉潔文化氛圍,推動構建正氣充盈的園區生態,有力推動園區發展。

  清廉是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立足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局,海南省委作出推進清廉自貿港建設的決定,將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融入自由貿易港建設,夯實清正廉潔的思想基礎,培育崇廉拒腐的價值理念,營造崇廉尚潔的社會風尚,打造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清廉自貿港。

  挖掘紅色資源,創新廉潔文化載體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7月1日,在瓊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的“重溫紅色典範牢記初心使命”紅色娘子軍歷史文化展上,前來參觀的幹部群衆齊唱《紅色娘子軍連歌》,觀看歷史圖片文獻資料,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廉潔文化教育。

  “紅色娘子軍戰士是我們心中的英雄。”該市陽江鎮紅色娘子軍民兵連第十任連長蔡惠莉說,將教育子女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積極宣傳紅色娘子軍事跡,讓更多人知道瓊海的紅色文化。

  瓊海市紀委監委用好用活本地紅色資源,創新“廉潔文化+紅色基因”情境教育模式,通過組織舉辦“紅色娘子軍歷史文化展”等活動,綫上綫下共進,講好瓊海紅廉故事,教育引導幹部群衆繼承革命精神,弘揚優良作風。

  海南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海瑞、丘濬、張岳崧等歷代清官廉吏克己奉公、清正廉潔、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至今影響著後人;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孤島奮戰”“瓊崖革命武裝鬥爭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紅色娘子軍”等紅色文化,時刻激勵著幹部群衆。海南堅持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引領,以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為依托,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支撑,結合海南特色鄉土文化,深入推進清廉自貿港建設,通過舉辦宣講展覽、策劃專題報道、創作新媒體產品等方式,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為一體推進“三不腐”提供強大內生動力。

  在深入省旅文廳、省教育廳、省婦聯和各市縣調研的基礎上,海南省紀委監委列出廉潔文化工作清單,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壓實責任、分解任務、明確時限,推動全省廉潔文化工作做實做細。全省上下聯動,以更加生動多樣的方式將紅色文化、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元素轉化為激勵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的精神源泉,湧現出文獻紀錄片《瓊崖縱隊》、現代瓊劇《紅旗不倒》、新編歷史瓊劇《海瑞》等一批廉潔文化精品。其中,由省紀委監委、省旅文廳主辦,省瓊劇院創演的新編歷史瓊劇《海瑞》以“清廉自貿港”惠民演出形式於6月24日在海口上演後,引起強烈反響。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依托中共瓊崖一大舊址、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海南解放公園等紅色教育基地,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浸潤引領和育人教化功能。省紀委監委在清廉海南網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欄,組織黨員幹部走進紅色教育基地。海口市瓊山區紀委監委打造黨史學習教育戶外講堂,運用鄉音鄉語,把紅色廉潔故事送到幹部群衆中。

  海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省份,各民族在交流融合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涵養了豐富多彩的廉潔基因。

  儋州市以儋州調聲、山歌劇等形式,唱響廉曲;五指山市派出娘子軍宣講團、文藝輕騎兵等隊伍,以黎族歌舞等形式,為基層群衆送去廉潔文化大餐;海口市龍華區運用當地傳統戲曲公仔戲,演繹巡察小故事……海南省紀委監委指導各地不斷創新廉潔文化建設載體,結合少數民族特色,打造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廉潔文化產品。

  緊盯“關鍵少數”,讓廉潔教育入腦入心

  “組織給我們施展才幹的平台,讓我們共同參與清廉自貿港的建設,由衷地感覺到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前不久,海口市紀委監委派出青年幹部代表在市委黨校青幹班上作廉潔宣講,動員年輕幹部以建功自貿港建設為題,就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進行交流發言。

  圍繞清廉自貿港建設需要,海口市紀檢監察機關通過舉辦清廉文化專題講座等方式,充分發揮廉潔文化的正面引導作用,并通過開設“清廉海口之聲”欄目、通報典型案例、集體談心談話、簽訂廉潔承諾書等,廣泛開展“清廉青年”紀律教育主題活動。

  和海口一樣,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注重以理想信念強基固本、以先進文化啓智潤心、以高尚道德砥礪品格,幫助年輕幹部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

  要讓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必須堅持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

  海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抓“關鍵少數”、盯重要節點、促全員覆蓋,把懲治腐敗的“治標”成果轉化為預防教育的“治本”成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督促案發單位嚴格落實“一書兩會三報告”制度,通過宣讀處分決定、召開警示教育大會或專題民主生活會、通報曝光典型案例、編印警示教育讀本、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庭審旁聽等多種方式,打好警示教育“組合拳”。省紀委監委用好用活案例資源,先後以身邊人身邊案為題材拍攝《伸手必被捉一、二、三、四、五》《破壞營商環境之害》《鐵紀護航自貿港》等警示教育片,組織播放共計1656場,教育對象覆蓋全省副科級以上黨員幹部。選取不同層級、不同領域正面典型、反面案例,連續三年在全省開展警示教育巡回展,60餘萬人次黨員幹部和監察對象接受教育。

  領導幹部作為“關鍵少數”,其家風家教不僅關系一身之進退、一家之榮辱,而且關系一個地方、一個領域、一個單位的黨風政風和社風民風。海南省緊盯“關鍵少數”,通過開展紀律教育、家風教育,不斷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家屬敬畏紀律、遵守紀律、執行紀律,分別成為清廉自貿港建設的“領頭雁”“廉內助”。去年,海南省委首次開辦“廉內助”家風教育專題班,并與“一把手”紀律教育專題班同步舉行,將“一把手”家屬納入紀律教育範圍,取得良好效果。

  要想讓廉潔文化“化虛為實”,看得見、摸得著,就需要搭建形式多樣、有形有效的載體和陣地。海南省紀委監委深入剖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省紀委監委查辦的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更新海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的教育內容;緊扣黨性教育、紀律教育和廉潔教育三大主題,聯合省委黨校啓動海南省黨風廉政建設研修基地建設,推動紀律教育經常化、家風教育常態化、警示教育長效化。

  引導群衆參與,營造崇廉尚潔社會風尚

  在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清廉家風”建設,持續開展紀律教育月活動,舉辦“清廉自貿港”廉政書畫、攝影比賽……海南省紀委監委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將廉潔文化建設融入幹部日常教育監督管理。在此基礎上,聯合相關部門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清廉建設,統籌開展清廉貿易、清廉金融、清廉園區、清廉教育、清廉村居創建活動,抓點帶面,不斷拓寬廉潔文化的傳播途徑,推動形成崇廉尚潔的社會風尚。

  海南省出台《海南省政商交往行為指引清單(試行)》,推動全省黨政機關和公職人員依法依規同市場主體和企業家接觸交往。前不久,省紀委監委、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總商會)聯合舉辦市場主體廉潔從業教育專題班,通過專題授課、發放《指引清單》和倡議書、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行賄者戒》及參觀警示教育基地,實現廉潔教育“精准滴灌”,號召市場主體做清廉自貿港的建設者、誠信守法經營的踐行者和廉潔從業的優秀企業家。

  三亞市紀委監委聯合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通過發放“親清監督提醒卡”、定期開展廉政測評等方式推進清廉園區建設。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園區還下大力氣打造“清廉工程”,今年5月,面向政府投資項目總承包單位舉辦了兩期“大講堂”,組織施工企業負責人參與“守護廉潔工程”輪訓。

  文化底蘊深厚的樂東縣佛羅鎮丹村有個廉潔文化展館,在展館裡,既能了解到丹村風貌、鄉賢家訓、海瑞故事,也能傳承瓊崖革命精神,更有警示案例,猶如警鐘在耳。

  作為樂東縣的清廉村居建設試點村,丹村已建成“兩館兩欄兩長廊,一亭一墻一書屋”為主要內容的清廉文化陣地。

  樂東縣以打造“清廉班子、清晰村務、清淳民風、清朗文化、和合幹群”的清廉村居為目標,在全省率先啓動的清廉村居試點創建工作正如火如荼。

  在該縣抱由鎮抱邱村,村民借著“篝火議事會”說出心中疑惑,鎮紀委幹部當場答疑解惑,村委會幹部“趁熱打鐵”,送“碼”上門,挨家挨戶粘貼監督二維碼,讓村民主動參與監督,參與清廉村居建設。

  為引導群衆廣泛參與廉潔文化建設,在全社會弘揚崇廉拒腐社會風尚,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注重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傳播廉潔文化,不斷豐富廉潔文化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拓展利用廉潔文化資源。

  省紀委監委依托“清廉海南”一網一微創新推送廉潔文化產品,統籌各類媒體資源,構建廉潔文化全媒體傳播格局。推出《節盼》《作風整頓面對面》等節目,在省主流媒體播放;策劃推出“清廉自貿港”系列公益廣告,在全省各地機關、學校、企業園區、商圈景點等廣泛投放,使廉潔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各地紀檢監察機關也不斷創新載體,通過打造清廉公交專綫、設立免費開放的“清風書屋”等,推動廉潔文化融入群衆日常生活。

  “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常研究、常部署,具體抓、抓具體,久久為功抓好落實。”海南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要引導黨員、幹部增強廉潔幹事、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建設清廉自貿港提供強大精神支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