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中國經濟頂住壓力穿越險灘
http://www.CRNTT.com   2022-07-16 12:22:46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網評:中國經濟頂住壓力穿越險灘

  來源:新京報 作者:陳白

  我國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於7月15日公布。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一、二季度經濟頂住壓力實現正增長。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疫情多發散發,不利影響明顯加大,經濟發展極不尋常,超預期突發因素帶來嚴重衝擊,二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除此之外,全球地緣政治經濟不確定性也在持續加劇,俄烏衝突帶來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能源危機、通脹高企,全球流動性收縮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巨大影響因子。

  新冠肺炎疫情和日趨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嚴重衝擊,使得國內及國際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在此背景下,能够取得如今這一正增長成績,已經是來之不易的經濟複蘇成果。而反過來看,這一數據的披露,對於市場無疑將產生巨大的信心提振作用。

  其實,此前市場對於重回增長已經有了先行預期。作為先行預測指標的2022年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重回正增長區間。而從如今的多方反饋來看,“最艱難的時刻”正在逐步過去,市場信心也處於不斷修複之中。

  在內外壓力的雙重衝擊之下,如何在危機中尋找轉機,渡過難關穿越穀底,剛剛過去的二季度無疑是一個考驗宏觀調控發力的關鍵時間點。

  從宏觀調控舉措來看,無論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政策舉措,還是後來連續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穩住經濟大盤工作,一系列政策所發揮的效應,如今已經在數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現。<nextpage>

  從分項數據來看,基建行業在政策的支持下出現反彈,工業制造業複蘇趨勢持續,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6.2個百分點。

  此外,進出口外貿的有力增長,也成為經濟在承壓之際依然保持正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98022億元,同比增長9.4%,依然保持了較高速度的增長態勢。值得注意的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3.6%,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9.6%,比去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

  而且,從CPI數據來看,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7%,其中,4月、5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均上漲2.1%;6月份同比上漲2.5%,環比持平。在全球多個國家通脹壓力高企之下,我們的CPI數據依然保持了較為溫和的物價水平,通脹溫和可控,沒有升息壓力,流動性放寬。

  這不僅僅充分證明了制造業產業鏈的韌性和暢通內循環的底氣,也意味著給未來騰出了更大的作為空間以推動施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為地方政府下一步籌措融資、扶持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當前,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才實施了一個多月,還有相當的實施空間,要繼續推動政策落地和效果顯現。此外,1.6億多戶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動力源、就業頂梁柱,要逐條梳理助企紓困各項政策落實情況,確保見效。

  當然,需要看到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不確定性影響,加之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流動性面臨壓力等因素作用,需求不足、市場空間拓展有限、創新能力不強等一系列困難依然存在,而經濟穩增長,說到底還是需要回歸到1.6億多戶市場主體的生存發展中來。只要企業有活力、企業家有信心,經濟增長也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