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歐洲須盡早擺脫“俄羅斯恐懼症”
http://www.CRNTT.com   2022-07-16 11:52:32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據環球時報報道,“歐洲應該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德國時任總理默克爾在面對特朗普執政時的“美國優先”,發出如此感慨。如今,默克爾已經卸任,拜登領導著美國,面對仍在持續的俄烏衝突,歐洲政治精英似乎忘卻了默克爾這句話,而深陷困局之中。

  當地時間14日,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宣布請辭,但該國總統拒絕接受。在積極介入俄烏衝突的歐洲大國英國陷入執政危機之後,如果意大利再步入政治動蕩,加上歐元區通貨膨脹今年或達7.6%,創下歷史新高,歐洲政治經濟將面臨雪上加霜的境地。德國企業家和雇主聯合會主席雷納杜爾格警告說,“德國經濟將急劇下滑。我們將失去多年來擁有的繁榮富裕。”

  “如果我們不設法成為鐵錘,那麼我們就將成為鐵砧。”俾斯麥的名言,濃縮了歐洲的宿命。正是汲取戰爭教訓,歐洲人在二戰結束後不久創立歐盟的前身——煤鋼聯營,確保了歐洲和平。但是,成也能源,敗也能源。昔日的歐洲煤鋼聯營,今日卻呈現為對俄能源制裁,戰爭與和平的邏輯在歐洲倒了個個兒。作為目前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捷克已經表示,歐盟准備對俄羅斯擬定第7輪制裁方案,不過新的方案將明確不會限制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因為歐盟有太多會員國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無法應對能源局勢變化。衆所周知,在俄烏衝突爆發前,歐盟依賴俄羅斯提供其所需40%的天然氣。

  更令人憂心的是,作為歐洲和平的支柱——歐元眼下“跌跌不休”,與美元幾乎平價,回到20年前甫一誕生的情形。那時正值科索沃戰爭,美國打擊歐元;現在是俄烏衝突,又是歐元遭到衝擊。美元、歐元、人民幣——爭奪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的賽跑,歐元匯率下跌是否預示著歐盟在中美歐全球經濟三角中的地位不斷下滑?此外,上月德國出現數十年來的首次外貿逆差,能源價格上漲是主因之一。高昂的進價,特別是能源價格暴漲,推動了歐洲的通貨膨脹。經濟危機傳導引發政治—社會危機,政府倒台,工人罷工,社會動蕩……<nextpage>

  歐洲為何無法走出歷史的宿命?

  未處理好與鄰居俄羅斯的關系,是重要原因之一。因為西方一直對俄羅斯持有偏見,覺得俄羅斯自詡為“第三羅馬”,但事實上并非真正的歐洲主流文化,是歐亞混合體,甚至是文明與野蠻混合體。也正因為這種偏見的存在,西方總是認為俄羅斯如果沒有中國的支持,就會停戰,就會失敗。對俄羅斯的蔑視讓歐洲人醉心於一波波的對俄制裁,希望搞垮俄羅斯。因為看不起俄羅斯,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騙俄羅斯——說什麼蘇聯解體後北約不會擴大一寸土地,甚至連與俄羅斯簽署的文件也會賴賬。不可分割的歐洲安全觀被丟到哪裡去了?對此,俄羅斯只能以極端的方式反抗。過去幾個月的經歷實際上讓西方再一次認識到,看似已經到了極限的制裁并不能壓垮俄羅斯。二戰時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能頂住強大對手那麼長時間并最終取勝,西方不要忘記那段歷史。

  部分中東歐國家由於有著強烈“恐俄感”,所以在俄烏衝突爆發後一直希望美國和歐洲大國被拖進去,升級與俄羅斯的矛盾對抗。歐洲應該汲取教訓,就像2004年歐盟東擴吸納了中東歐國家加入,如何避免歐盟的外交政策被部分國家所影響甚至綁架,如何化解歐債危機,都是後來經過努力找到了解決路徑。不久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警告,不應像一戰後簽訂《凡爾賽和約》羞辱德國、過分懲罰德國那樣對待俄羅斯,因為後來釀成了二戰;現在如果羞辱俄羅斯,過分懲罰俄羅斯,可能會發生更大的悲劇。歐洲有識之士也不斷感慨——歐洲安全不應繞開莫斯科,更不應針對莫斯科。

  如果說“俄羅斯恐懼症”在部分中東歐國家流行并挾持了歐洲,那麼還有一個動向值得歐洲警惕,那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一些國家想把他們臆造的“中國恐懼症”,推向整個西方。中俄并非結盟關系,中國歷史文化和政治體制也不同於俄羅斯,所謂“防止俄烏衝突模式在台海上演”,是美國一些政客用來嚇唬其他盟友、威懾中國的認知戰手段。歐洲要擺脫“俄羅斯恐懼症”,才能走向戰略自主;同時,識破美國向歐洲兜售的“中國恐懼症”也是走向真正的戰略自主。(作者是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