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民進黨的政客們錯了,安倍不是台灣的親人
http://www.CRNTT.com   2022-07-10 11:25:52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據東方網報道,日本前首相安陪晉三遇刺身亡。強烈譴責恐怖主義行徑、哀悼亡者,是人類良知。然而,台灣各路政客的表演,卻讓人有點莫名其妙。

  民進黨當局的“駐日代表”謝長廷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對安陪身亡“我們如同親人過世一樣的悲戚”。謝長廷個人把安陪當親人是他自己的事,但如果用“駐日代表”的身份把安陪當親人就另說了。再說民進黨的政客們之所以把安陪當親人,還不是因為安陪的身份?所以,民進黨的政客有沒有資格代表台灣民衆把安陪當親人、把安陪代表的日本當親人令人懷疑。

  早些天,島內媒體報道,台灣最後一個紋面的少數民族婦女,現年100歲的賽德克人林智妹在家鄉花蓮縣卓溪鄉去逝。紋面是台灣島內少數民族泛泰雅系的泰雅、太魯閣、賽德克的標志。泛泰雅系男女都有紋面的文化,男的要獵首(獵殺其他部落的人頭,稱“出草”),女子要會織布才能紋面、婚配。日本殖民時代,這一習慣逐步被禁止,隨著原有紋面者的不斷去逝,林智妹成了島內最後一位紋面人。

  說到太魯閣人、賽德克人,我們就不能不想到,日本殖民台灣時對台灣少數民族最殘酷的兩次“滅族”鎮壓。

  1906年,被譽為“生蕃克星”的佐久間左馬太出任台灣第五任總督。這個佐久間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中,率陸戰隊與排灣人戰於石門,刀劈牡丹社頭人父子,日軍稱其“生蕃克星”。佐久間上任後,立即鎮壓台灣少數民族的反抗。1906年至1909年,鎮壓少數民族18次,將圍困少數民族的隘勇綫不斷向深山推進。1910年至1915年,不斷組織大規模的軍警進攻少數民族部落,其中1914年進攻太魯閣泰雅人的戰鬥猶為殘酷。太魯閣人是台灣北部最大的少數民族部落,有2000多名英勇善戰的勇士。日本殖民者進行了嚴密的部署,調集了5、6倍以上的兵力,配備了200多挺機槍、59門大炮,分別從南投、花蓮發動進攻,已經70歲的佐久間親自指揮督戰,慘遭“滅族”太魯閣人不得不投降。不過這也是佐久間最後一次指揮戰鬥了,他在立霧溪東南岸失足墜崖,抬回台北即辭去總督回日本,不久便死了。<nextpage>

  至1915年,在日本殖民者的刺刀大炮面前,台灣少數民族各部落悉數歸順。殖民者的理蕃政策也由“鎮壓”向“撫育”轉變。然而,不管殖民者的統治形式如何變化,殖民與被殖民始終是日本殖民時代的根本矛盾,當矛盾累積到質變時,戰火就會燃起,1930年賽德克人發動了霧社起義。10月28日,是1895年率軍侵台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負傷去逝的日子,總督府在台灣各地舉行“神社祭”,27日是霧社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當天,200多名日本人集中在霧社公學校舉辦運動會,埋伏四周的賽德克人衝進會場格殺日本人,此戰,賽德克人共殺死139名日本人,燒毀7個警察派出所,繳獲180支槍械,2萬3千多發子彈。殖民當局迅速調集4000多名軍警,在大炮、飛機、毒氣彈的配合下仍不能使賽德克人屈服,最後,殖民者采取“以夷制夷”的手段,發動未參加起義的其它部落進攻起義部落。敵衆我寡的情形下,起義的賽德克人為免招被俘受辱紛紛自縊,幸存的300名族人被迫遷移到埔裡北方的川中島。

  用槍炮毒氣彈殘殺台灣少數民族已經令人發指,然而,更殘酷的還有日軍把台灣少數民族當軍糧的。鬆田京子在《帝國的思考》中,引用台灣總督府《理蕃志稿》:“午後一時民政長官向總指揮官發出電報曰:‘總督閣下有如下電報,命小泉少將為宜蘭方面之軍隊指揮官,且命軍人在糧食告乏時可以雅奧罕番人之肉補充之。此旨傳達大津總長,應與軍隊協同一致以達討伐目的。”竟要日軍吃少數民族的肉。

  1895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台灣50年,殺害了數十萬台灣各族同胞。這段歷史并不久遠,然而,台灣的民進黨當局,各色“台獨”分子,各類政客卻故意把它忘了。與安陪情同父子的李登輝以生為日本人為傲,念念不忘“台灣是日本的”。前幾天,蔡英文到桃源市參加紀念1895年台灣人抗擊日本占領台灣的“乙未戰爭”儀式。然而,蔡英文致辭中連台灣抵抗日本侵略的“抗日”兩字都不敢說,這還紀念什麼呢?

  安倍不是台灣的親人,他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思考的是中國兩岸統一後,日本周邊態勢的變化,他是一個為日本國家利益著想的政治家。安倍代表的日本,只是台灣曾經的“主子”,它已經無力阻止中國的統一了,“倚日謀獨”只能是自我安慰而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