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應對能源短缺 德國重新轉向煤電
http://www.CRNTT.com   2022-07-09 14:52:47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近年來,德國大力發展新能源,能源結構中煤電占比不斷縮小。然而,為應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大幅減少,德國政府日前發表聲明,為避免冬季可能出現的供暖困難,將轉而更多利用原計劃淘汰的煤電,并呼籲後備煤電站盡快投產。

  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近日提升天然氣緊缺警戒級別,啓動德國天然氣緊缺應急方案第二級“警報”,把天然氣定義為“稀缺商品”,并宣布將采取一系列緊急應對措施,包括限制使用天然氣發電,轉而更多地利用煤炭發電。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此前表示,為了避免冬季供暖出現困難,德國不但要節省使用天然氣,還要盡快讓後備煤電站投產。

  分析人士認為,德國政府此舉有悖於其制定的逐步淘汰煤電的計劃。根據現任德國政府的聯合執政協議,德國將在“理想情況下”把淘汰煤電的時間從2038年提前到2030年。哈貝克所在的綠黨主張停止開采煤炭,要求關閉所有現有煤電廠。

  事實上,早在2018年底,德國就關閉了最後一家硬煤礦,結束了德國長約200年的硬煤開采歷史。不過,停止開采并不意味著停止使用。2007年以來,德國硬煤進口甚至呈上升趨勢,如今已成全球主要硬煤進口國之一。此外,德國還是全球褐煤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和下薩克森州能源研究中心教授、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德方首席侯正猛告訴記者,之前德國一些政客的綠色能源策略過於激進,淩駕於能源安全考慮之上;目前來看,受俄烏衝突影響,德國政界開始認真考慮能源安全議題。他認為綠黨或將在2035年按期退煤。

  另一方面,德國國內就重啓煤電一事展開了激烈討論。德國在野黨聯盟黨表示,既然運營後備煤電廠,為什麼不考慮推遲排放量更小的核電廠的關閉時間。聯盟黨成員延斯·施潘認為,德國目前正處於緊急狀態之中,政治家們應該審視所有可用的替代方案,其中包括推遲退出核電的時間。<nextpage>

  為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德國此前已決定今年放棄核能。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表示,在應對能源危機問題上不應該有思維禁忌,這也包括可能延長德國最後三座核電站的壽命。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索德爾說,哈貝克提出更多依賴燃煤電廠的建議有待討論,但這將是“在氣候政策方面的徹底倒退”,今年底淘汰核能“完全是無稽之談”。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米夏埃爾·舒曼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德國目前正面臨重大挑戰,無法單獨應對。而德中合作是優勢互補并且可持續的,德中雙方在各領域尤其是在可持續性和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巨大成績。雙方攜手共進有助於德國突破困境,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