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建設“專精尖”大學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http://www.CRNTT.com   2022-07-03 17:01:18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近日,在“2021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提出“好大學重在質量特色,而非簡單比拼規模數量。一流大學未必都是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精而專、有特色的學校同樣可以辦成一流大學”,引起各界廣泛共鳴。

  面對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依靠特色提高辦學質量,建設精而專的一流大學,確為正確的路徑選擇之一。

  衡量一所大學辦得好不好,教育質量高不高,最根本的標準是能否培養出擔當時代重任的有用人才。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對於年輕學子而言,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就讀,至關重要。因此建設一批在專業領域學脈深厚的頭部高校,有助於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基礎和天賦,精準選擇專業方向,在高質量的專業教育中,強化專業思維、提升專業能力、厚植專業榮譽感,更好地成長為棟梁之材。

  中外教育實踐均已證明,辦學規模大小和質量高低之間並不存在必然聯繫。以我國為例,協和醫科大學、外交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高校,占地面積、規模都不算大,卻在專業聲望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打造了“小而精”高校的“樣板間”。

  事實上,在當今開放融通的教育環境和學術科研體制下,大學有圍牆,學科無圍牆。“專精尖”大學和綜合性高校的發展並非此消彼長、“相愛相殺”,而應是水漲船高、相輔相成。專精高校的優勢學科發展得越是充分,尖端人才越是集聚,在學校本身實力、聲望和發展後勁得到提高的同時,也越會激發人才流動、資源優化、學科互鑒、優勢互補,進而促進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的長遠發展,從整體上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體系臻於完善、國家教育實力綜合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想辦好一所“專精尖”大學,並不意味著投入少、管理易、見效快。“專精尖”大學的建設之路,不僅需要“衝刺跑”,也是一場“馬拉松”。對於高校管理者而言,這更是一場擔當、見識和耐力的考驗。管理者應當立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需要,從學術傳統、辦學資源等實際情況出發,找准專業建設的主攻方向,在遵循學科建設規律的基礎上,善於規劃、精於管理,堅持有選擇性地發展,從政策、資源和平台等方面,為教師提供充沛、穩定、長期的科研和教學支持,營造有利於學術科研的環境氛圍;同時,還應避免“猴子掰苞米”的短視,丟開“立竿見影”的面子心理,杜絕“拔苗助長”的政績工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甘做為後來者“栽樹”之人,錨定目標、久久為功,交出“大學之問”的新時代答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