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識港網:破解舊難題 建設新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22-07-01 18:29:17


過去的25年,香港是以經濟為本,那麼未來的25年,就要以民生為本。(資料相)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香港“識港網”1日發表特邀評論員路易文章“破解舊難題 建設新香港”,內容如下:

  “一國兩制”是否成功?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檔口,民間又開始討論這個話題。其實答案不言而喻:這項創造性的制度設計近乎完美的解決了一個世界性難題:從殖民統治到恢復行使主權,再到長期有效管治。

  歷史上很多國家因為同樣的情況出現了戰爭、動亂,而中國人利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香港回歸和治理的問題。對於中國來說,收回一個連社會制度都不同的城市,卻沒有社會動蕩,沒有經濟、貿易、金融的混亂,後來還保持了繁榮穩定。在這個意義上,“一國兩制”絕對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值得銘記的成就。

  然而,關於“一國兩制”是否成功的問題又重新被討論,這本身就說明問題。我們不應迴避,更要敢於承認和解決。

  自1997年回歸至今,香港人均GDP從27,330美元上漲到49,200美元,經濟發展的成績矚目,但民間的氛圍卻越來越緊張。近年各種政治風波頻發,就是社會焦慮的明顯信號。

  再看幾組數字:

  房屋:先不講樓價,香港私樓市場持續爆高價其中有金融中心特性的因素。只講對市民基本住屋需求的保障。回歸後港府上場,短短幾年內就將公屋輪候時間縮短到了2年以下。然而,據房委會公布截至2021年12月的最新數據,公屋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升至6年,為1999年以來最高點,與承諾的3年期限愈拉愈遠。至少15萬家庭在苦等上樓,22萬人住在劏房。很難解釋這是一座富裕城市的現狀。

  新市鎮開發速度也大不如前,據“團結香港基金”研究顯示,1990年以前開展的新市鎮項目從首次提出到第一批人口遷入平均只需7.5年。然而近年來發展速度卻斷崖式下降,洪水橋新市鎮計劃在1990年代開始,然而按現有規劃到2024年才有人口可遷入,整整34年!很難想象這是一座有競爭力的城市的速度。

  醫療:回歸以來,香港人口從600萬漲到750萬,65歲及以上人口激增109%至142萬人,但25年來香港只新建了北大嶼山醫院一家綜合性公立醫院,且非全科配置。這導致近年公營醫院內科病床佔用率長期“破百”,各類復診排到一年後甚至幾年後簡直是家常便飯。很多人被迫以高價去私院診療,生活負擔大增;而大量低收入基層市民只能苦等、忍耐。長此以往,民眾必然缺乏安全感。

  貧困:根據2021年最新數據,香港貧窮人口達165萬,即每4.5名港人中便有一人生活在貧困線下,是2009年有記錄以來的新高。GDP一路增長,而貧困率卻不斷上升,社會分配機制出了大問題。

  GDP代表香港的發展,而上述這些數字卻是普通市民日日面對的生活。一邊看著社會發展,一邊生活過得不如以前從容,這種落差感使人焦慮氣餒。

  但其實這些只是發展的難題,香港完全有能力破解。從亞洲金融危機,到SARS肆虐;從修例風波,再到新冠疫情。哪次危機不比現在嚴重?香港都證明了自己。所以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治理思維問題。港府多年來的“小政府,大市場”的慣性思維,長期重發展輕分配的偏頗思維,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在香港現在的發展階段下已經落後,需要革新。

  過去的25年,香港是以經濟為本,那麼未來的25年,就要以民生為本。想象一下,如果未來的港人都不能對生活有“越過越好”的預期,那即便經濟數據再好,整個城市的發展也會蒙上陰影。發展的成果當然要由全民共享,這樣才會有一個良性循環,讓民眾更有動力、更積極的去努力,去創造。同時,也能吸引各地人才來到香港實現理想,並貢獻價值。否則香港一切的好,在市民眼裡都是“0”,祗有實實在在的民生才是那個“1”。

  這就需要特區政府針對社會痛點出招。可喜的是,香港執政者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轉變思維。現任特首林鄭月娥雖任期所剩無多,依然在推動相關工作。例如政府近日公佈了新一批海外醫生認可醫學資格的名單,共23間大學,包括美國匹茲堡大學,英國的利物浦大學,中國的復旦大學,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等。未來非本地培訓醫生,可申請特別註冊途徑來港工作,將大大緩解香港本地醫生短缺。另外,與深圳融合發展、同時解決房屋問題的“北部都會區”計劃也開始了實質工作。這個規劃範圍300平方公里,相當於香港土地面積27%的藍圖,未來將容納250萬人居住,並建立以深圳為核心的科技產業圈,配合以中環為核心的金融產業圈,雙核驅動,大到經濟發展、產業結構、房屋問題,小到市民通勤、生活質量,都將隨之提升。

  悟往昔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回歸即將25周年,新一屆特區政府上台。民眾企盼新任特首李家超能真正做到“以結果為目標”,打破困擾香港已久的舊難題,建設一個宜居安樂,繁榮穩定,充滿機會、充滿安全感、幸福感,並且能夠吸引人才、製造人才、留住人才、繁榮穩定的新香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