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深刻認識源頭創新的實踐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2-06-28 06:47:34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網評:深刻認識源頭創新的實踐意義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方力(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礎、儲備長遠,甘於坐冷板櫈,勇於做栽樹人、挖井人,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夯實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

  源頭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水平和能力的關鍵所在,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和歷史選擇。著眼現實與未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重塑新構創新理念,實現從效率改善到價值創造的轉變。科學的創新理念是落實源頭創新的基本前提。一是要不忘初心。源頭創新的初心,就是要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加快科技創新速度,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構建新發展格局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根本宗旨。這既是落實源頭創新的內涵起點,也是落實源頭創新的未來歸宿。二是要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堅持以市場科技創新需求和重大科技問題為導向,加快科技資源配置整合優化、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推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實現更高水平的科技價值創造。

  著力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落實源頭創新必須著力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和水平。一是完善、優化、健全基礎研究投入機制,不斷優化中央和地方基礎研究財政資金支出的規模、結構,還可以通過政府、社會和市場共同設立基礎研究基金,提高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力度。二是推動基礎研究平台落地。通過加快“雙一流”高校建設和科研院所建設的進程,推動形成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並通過深化創新平台發展模式,實現創新資源由粗放分散到共享共用。三是培育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升級學科專業體系,瞄准基礎研究前沿和關鍵領域,加快培養基礎研究緊缺人才,加強基礎學科培養能力建設。四是布局基礎研究設施,為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提供扎實支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