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評: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http://www.CRNTT.com   2022-06-28 06:47:45


 

  兼顧常態與應急。既要採取“打基礎、管長遠”的常態化舉措,為從容應對突發狀況奠定堅實基礎,也要堅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針對突發公共事件、地緣政治衝突、極端自然災害等重大外部衝擊,做好應對預案,守住糧食應急保障底線,提升糧食供應鏈韌性。

  兼顧自給與進口。實現自給是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的重要前提,關鍵是要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保住,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對需要進口的短缺糧食品種,要充分利用國際農產品市場和國際資源,努力確保進口穩定性。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需在以下幾方面切實發力。

  一是強化資源、良種支撐。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建立和完善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的長效機制,完善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優化糧食生產區域布局,著力提高耕地的水資源承載力。同時,著力突破“卡脖子”技術,建設種業領域的國家重大創新平台,推動各級政府、科研機構和種子企業等形成多方力量分工協作的育種攻關機制,在嚴格監管、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快推進現代生物育種技術研發應用。

  二是調動種糧主體生產積極性。完善糧食生產補貼和最低收購價政策,擴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範圍,穩定種糧農民收益。同時,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方式,培育壯大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規範和促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健全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戶提供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經營性農業服務,提升規模化生產和服務水平。

  三是提高糧食宏觀調控能力。合理確定政策性糧食儲備規模,構建中央儲備、地方儲備與社會責任儲備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糧食儲備體系,提高糧食收儲調控能力;強化城市群和大中城市糧食應急儲備和供應能力,加強糧食市場監測預警,提高糧食跨區域調度銜接的協同性和精準性,增強糧食應急管理能力;共同維護全球糧食安全,加快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糧商,注重對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布局,提高應對全球糧食市場風險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