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網評:助力科技強國建設駛入“快車道”
http://www.CRNTT.com   2022-06-28 04:44:24


 

  2020年,我國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達到44.1萬件,是2005年的21.3倍,遙遙領先其他國家。與此同時,以下兩個方面需要引起關注。首先,既要關注本國專利也要關注國際專利。2019年我國PCT專利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2020年達到6.9萬件。其次,既要關注專利數量也要關注專利質量。從國際看,一般認為在美國、日本、歐盟都提出申請的三方專利質量較高。2019年我國三方專利為5928件,居世界第三位,踏上追趕日本(18445件)和美國(12801件)之路。從國內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首次提出“高價值發明專利”指標。

  四是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2%。

  根據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增長最終來自勞動、資本和廣義技術進步三者的貢獻。其中,廣義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被稱為科技進步貢獻率。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由2000—2005年間的43.2%提高到2015—2020年間的60.2%,實現《規劃綱要》設定目標,表明廣義技術進步已對我國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步入新發展階段,這一指標的局限性也日益凸顯。原因在於:第一,新發展階段經濟增長需要各類生產要素協同發力。投資、就業和廣義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存在替代關係,一個健康發展的經濟體一定不是某一方面越高越好。第二,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我們不能將視野局限在經濟增長一個方面。從指標內涵來看,科技進步貢獻率只體現了廣義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沒有反映科技創新對社會、文化、生態等其他方面的貢獻,而後者在新發展階段尤為重要。

  五是我國對外技術依存度下降至10.4%。

  對外技術依存度測算方法是以國外技術引進合同技術費做分子,用來體現引進海外技術的規模,以國外技術引進合同技術費與全國企業內部R&D經費支出額之和做分母,用來體現國內技術需求總規模,然後把比值換成百分數。2020年,我國對外技術依存度已經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10.4%,完成《規劃綱要》設定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